2013年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形势展望
2013年01月18日 10:1 884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内容提要】 预计2013年,国际经济依然处于后危机时期,国内经济将触底反弹,原材料工业将平稳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钢铁行业继续微利运行,石化行业运行将缓中趋稳,有色行业经济效益有望改善,建材行业将继续平稳增长,稀土行业多元化供应格局基本确立,新材料行业将快速增长。面对新形势,如何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应对贸易摩擦加剧?提高原材料行业抗风险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关键词】 原材料工业 发展形势 展望
2012年,受全球经济低迷和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的影响,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缓中趋稳,规模以上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有望维持在10%左右。2013年,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后危机时期,国内经济触底反弹态势基本确立,预计原材料工业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将继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所增加,行业经济效益有望改善,但进出口贸易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贸易摩擦有加剧的风险。
一、对2013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原材料工业有望平稳发展
2012年前三季度,受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原材料工业总体呈缓中趋稳态势。预计2013年,受国际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影响,原材料工业进出口贸易稳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略)
(二)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
2012年,受世界经济低迷、国内资源和能源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发展趋缓(略)
(三)钢铁行业继续微利运营
2012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生产增幅回落,经营形势较为严峻。1-9月,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5.42、7.08亿吨,分别同比增长1.7%、5.7%,增速分别同比减缓9和8.2个百分点;1-8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820亿元,同比下降53.4%。
图1 2012年1-9月粗钢和钢材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略)
预计2013年,受益于2012年9月推出的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如25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13个地区公路项目、10个环保投资项目等批复建设,新开工项目将会增加,钢铁市场需求疲软的态势有望小幅改善,钢材产量和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受此影响,钢材价格存在小幅回升的可能性,但由于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且涨幅超过钢铁价格上涨,钢材价格总体仍将维持低位。在庞大产能和产量的压制下,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有被进一步挤压的风险,钢铁企业扭亏为盈的任务还很艰巨,未来高成本、低增长、低盈利的局面仍将持续。
(四)石化行业运行将缓中趋稳
2012年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增速回落,企业效益下滑。1-9月,乙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产量分别为1105.5、2557、27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9%、9.7%、6.5%,增速同比减缓13、6.7、8.4个百分点;1-8月,石油和化工全行业实现利润4676.4亿元,同比下降15%,亏损企业数达到4221家,同比增加27.9%。
图2 2012年1-9月乙烯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略)
(五)有色行业经济效益有望改善
2012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生产保持增长,效益持续下降。1-9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2726万吨,同比增长7.1%,增速同比减缓4.1个百分点;1-8月,有色行业实现利润1115亿元,同比下降21%。
图3 2012年1-9月十种有色金属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略)
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将减弱世界有色需求,但受各国货币当局宽松性货币政策的刺激,特别是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美元流动性的增加,基本有色金属价格(文字略)
(六)建材行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2012年前三季度,建材行业生产增长趋向平稳,经济效益下滑。1-9月,水泥产量为15.9亿吨,同比增长6.7%,增速同比减缓11.4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为5.2亿重量箱,同比下降4%。1-8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1925亿元,同比下降9.7%。
预计2013年,受益于2012年9月发改委密集批复的轨道交通、道路和仓储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项目开工,以及国家有可能为刺激经济增长继续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审批力度的影响,国内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产品需求会大幅度增加(文字略)
(七)稀土行业多元化供应格局基本确立
2012年,受国际需求减弱的影响,稀土市场低迷运行,稀土价格持续下降,稀土行业利润减少,有关我国实施稀土出口配额的贸易争端加剧。
预计2013年,国内稀土企业(略)
(八)新材料行业将快速成长
2012年,新材料行业总体发展较快,高分子材料产业基本实现了行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稀土功能材料由于成本降低、下游需求旺盛而快速增长;半导体行业中的硅材料受国外“双反”影响呈现低迷态势。
预计2013年(略)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