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万元“打水漂” 警惕矿业投资陷阱

2013年01月16日 9:14 781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如何防范熟人骗局
  事实上,近年来被朋友或老乡以同样的投资陷阱骗走巨额钱财的年轻投资者并不在少数。在记者认识的朋友里边,就已经有四五位。这类投资陷阱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离不开这样的规律:1、有一个可以帮你实现一夜暴富的项目;2、项目介绍人与投资人有一定的地缘关系或在同一个圈子;3、项目具有投资人不可控的风险性或不确定性。
  做矿和炒地皮是近年来最常被骗子们拿来引人上当的诱饵。因为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梦想着自己能够一夜之间成为大老板,这其中,可以与暴发户划等号的矿老板,便是他们最好的楷模。一说起“矿老板”三个字,许多人的头脑肯定立马会浮现出“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生活奢侈”等等一类的词来。没错,这个特殊的群体,不管被文学家们描绘得多么庸俗或老土,都始终一成不变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享有着创业者的羡慕。而他们掘金的行业矿业,也一直被投资界的某些人看成是个人财富暴发增长的最佳圆梦场。
  特别是对于一些来自社会中产阶层、刚刚在事业上小有成就的小生意人或职业经理的人士来说,他们对这个金色产业寄托的期望就更是无以复加,只要有朋友,哪怕是刚刚在一次偶然的饭局上认识的朋友,讲起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个投资的机会,他们马上就会跃跃欲试,忍不住想要为自己的人生赌一把。小洪便是一个最好的明证。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行业吸引和孕育着太多创业者的梦想,近年来,开始出现一批专门以投资矿业为诱饵、趁机骗取创业者钱财的投机者。更可怕的是,他们最喜欢在熟人社会下手,专门挑身边亲友或同学的朋友来下手,设下的骗局看似非常简单,但每每总能让出钱的人上当。
  记者还认识一位年轻投资者,他甚至把自己家的房子卖掉,套现了两百万元的现金打到一位老乡的账户上,目的也是为了做矿。一年过后,他面临了与小洪一样的结局。不仅生意没做成,连对方的电话也找不到了。
  “出事”后,血气方刚的小洪曾经找了社会上的人去追讨损失,但是碍于合同本身的违法性及张先生背后那一大堆的社会关系,小洪不仅不敢把事情闹大,反而要倒过来哀求张先生尽快还他投资款。实际上,小洪的这种心理早已经被张先生摸了个透。直到现在,小洪依然未能从他身上讨回半分钱。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骗子们的行骗策略已经开始发生巨大改变,他们不再局限于只在陌生人社会里寻找猎物,而是悄悄把目光扩展到了熟人社会。结合记者近期调查到的许多真实故事以及几位朋友的投资遭遇,提醒各位投资者:一是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绝不签订任何不合法的投资合同,否则,就算对方违约,自己也难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讨回损失;二是即使与熟人一起做生意,也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特别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生意,兼听则明,偏听则废,一定要在事前多做调研,尽可能多请教业内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做大事业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尽可能打消一夜暴富、不切实际的幻想;四是涉及巨额现金投入的合作项目,最好提前做足风险防范措施,不要给对方留有任何耍手段的空间。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