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业结束去库存 新一轮增长周期或将开始

2013年01月16日 8:55 50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148525023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刘利刚

  综合媒体讯: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日前撰文称,整体来看,主要行业的库存指标出现下滑,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来说,将有着较为正面的意义。
  “近期,在将近4个季度的连续下滑后,中国主要港口的铁矿石库存开始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数据显示,中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量在今年年初的第一个星期达到了7297万吨,与上个星期相比出现了大约3个百分点的回升。”
  他表示,更为重要的是,铁矿石的港口库存量跌至2010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与2011年第一季度的峰值相比下降了大约30%。与此同时,铁矿石价格也迅速攀升至153美元一吨,与去年第四季度的低点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随着近期需求上升,中国钢厂开始购买更多的铁矿石。市场消息也显示,中国钢厂的平均铁矿石库存近期上升至25 天的用量,而在去年第四季度时则大约为15 天,但仍然低于历史平均30天的用量。”刘利刚称,这意味着中国钢铁企业已经结束“去库存”,并开始“补库存”进程。
  他表示,煤炭社会库存已经开始缓慢下滑,而电厂的电煤库存则到去年年底下滑至20天的用量,煤炭价格也因此出现了小幅度的反弹。以焦炭的现货结算价格为例,其价格也在近期反弹至1650元每吨,与去年9月份的低点相比出现了将近30%的上涨。
  “在产业链的下游,商品房的成交量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放大,新建住房的存量也逐步回到合理区间附近。主要房企不仅创出了销售量的高点,也开始加紧购置土地,这也暗示着房地产的去库存进程也基本告一段落。进入新年,重点城市的房地产成交量继续走高,预示着市场信心在不断修复。”
  他指出,经历了两年痛苦的调整之后,多数行业的库存销售比例已经回到了正常区间,这让多数企业有余地加码生产。同时,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财政支出进程加快,中国新的政治经济周期的开启,以及较为宽松的货币和流动性环境,也带来了市场基本面和情绪面的改善。长期低迷的中国股市也因此受到了明显的提振。
  “去库存进程进入尾声,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根据十二五规划,城镇化也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这也意味着中国在201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在较为快速的水平上。煤炭、钢铁以及房地产等典型投资性行业在近期出现的复苏迹象,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和贯彻,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将需要重新依赖基建投资。新政府已明确要发掘改革红利,加上基建的支持,消费的逐渐提升,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他表示。
  但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近日举办的“新领导·新时代——经济形势研讨会”上,多位知名专家提出,中国经济已经走了30多年的“绿灯”,现在正处于“黄灯”路口,需要谨慎通过。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经济分析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积极变化,消费占GDP的比例已经通过拐点,正在逐年加速上升,这将为未来10年的中国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报告预计,2013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8.3%,全年为8.1%,通胀压力略有上升,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约为3.8%。
  该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与往年相比,2013年最主要的变化是新的经济决策团队集体亮相,明确了发展思路,那就是坚信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并积极地推动形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这一新的政策取向影响下,中国经济参与者的信心将明显提高。
  但李稻葵提醒,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仍然比较突出,从国际上看,最大的风险来源于美国,必须警惕由美国国债评级可能下调引起的新一轮经济波动。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有关债务上限提高的讨论也必将引发新的一轮政治争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国债市场将会成为“人质”。就国内经济本身而言,风险首先来自房地产。每一轮经济加速都会带来房地产的上涨,而制约地产价格上涨的体制原因并没有得到解决。此外,城镇化无疑是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点,但由于城镇化背后的融资机制存在漏洞,也可能是变成新的金融隐患。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我国经济要有新的突破,需从二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调整思路。要把发展房地产转变到消费出口、自主创新上来,要进行产业升级。他说,房地产占有资金资源过多,抑制了消费需求,抑制了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我国经济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以后,未来可能进入新的增长轨道,速度不一定很快,但是质量会和效益会更高。二是要改革。改革要和发展结合在一起。如,城镇化要作为释放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就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户籍配套制度改革、公共服务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等许多制度设计都要跟上。

相关链接:

展望2013 企业去库存阶段即将结束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