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工业增长“重快轻慢”
2012年12月20日 15:54 10713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分类: 重点新闻
(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发布实施以来,我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12年上半年,前10家汽车企业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88.04%,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然而,在其他一些规模经济特征显著的行业,产业集中度仍然不高,企业规模小而散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尤其是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前10家粗钢生产企业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6%,而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就占本国总产量的20%以上,韩国则高达60%。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并出台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并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和服务。预计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2013年我国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仍将处于黄金期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进一步明确了各区域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转移的产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数据显示,中西部省份利用内资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迅速。2007年—2011年,四川省实际利用内资每年以超千亿元的规模递增,年均增长37%,2011年达到7083亿元;陕西省2012年上半年达到1853亿元。2012年1—5月,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速为40%,比东部地区高出31个百分点。
2013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渐趋好转,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仍将处于黄金期。
(六)淘汰落后产能、抑制过剩产能任务依然艰巨
近年来,淘汰落后产能和抑制产能过剩一直是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2011年以来,随着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抑制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等政策措施的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和抑制产能过剩工作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些行业落后产能比重仍然较大,加之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不完善,部分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存在认识偏差等问题,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同时,受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市场需求持续萎缩等因素影响,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更加严重。2012年上半年,我国钢铁产能过剩超过1.6亿吨,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除了传统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外,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倾向。如果不及时加以有效引导和抑制,这些潜在的产能过剩可能形成现实的、较大规模的产能过剩。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