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地方经济需培育“大局”思维
2012年12月20日 8:48 780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潘廷祥
“宁可犯点规,不让项目飞”、“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
这是某些地方拼命发展的“思想浓缩”,单就激情而言,真是战天斗地的豪言壮志。每每有类似标语口号浓缩于视野,提心吊胆,七上八下一类词语,自然而然燃进了脑海。某地数万吨电解铝开工、某地数万吨铜项目上马、某地金属钼工程突飞猛进、某地海绵钛项目竣工、某地数十万吨氧化铝建成,当这些耀眼振奋的字眼出现时,接下来的市场便是拼杀刺刀见血,不是“春秋战国”之矛,则是“四面楚歌”之盾。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一窝蜂”上马,带来“一窝斗”竞争,导致资源大浪费,行业大遭殃。近些年来,有色金属行业已经尝到了如此发展失控的苦头。
经济角度观察:发展才是硬道理;树立科学发展观;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发展理念都是国家要求自上而下树立识大体、顾大局的发展思路。从中央到地方,只有维护和培育大局思维,国家的经济增长才是没有水分的。然而,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片面解读“发展”与“增长”,轻大体,弱大局,看政绩,重投资。重视投资没错,重视政绩没错,但一定要在“大局”意识中科学发展地方经济,做到环比四方,避免重复建设;做到培育市场,不要盲目攀比;做到联系实际,发展特色经济。试想,有色金属为什么会在竞争中过于“自相残杀”?为什么产能会严重过剩?其中一个直接原因就是项目重复建设遍地开花——东部有矿建工厂,西部有矿上项目,南部有矿工程忙、北部有矿大发展,没矿找矿也要上,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地方经济发展中,导致大局利益失控,氧化铝、电解铝、海绵钛、铜铅锌等等有色金属产能过剩。比如海绵钛,几年时间年产能就从4000吨发展到近2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然而,在“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的背后却是资源浪费,同室操戈,廉价出口。于是,国家着手收储产量过剩的铝、铜、钛等众多有色金属。国库存储适量的金属、粮食等是合理的,但超量的存储也是一种浪费,仓库修建、存储管理等,人力、物力、财力都因发展失控而造成巨大损失。不搞盲目发展,不搞重复建设,让暂时不用的资源存储于大地才是最科学的。
失控发展必然导致浪费。“宁可犯点规,不让项目飞”、“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发展观宛如“卫星升天”。顶天立地,“顶”的是地方GDP。铺天盖地,“铺”的是固定资产。大干快上的项目,会让人头脑发热,缺失对市场的培育,缺失对潜在市场的分析,结果是项目“立”起来的是厂房,“铺”下去的是资产,“倒”下来的却是人、财、物的巨大浪费。导致这种发展走偏的现象,既有地方政绩原因,也有盲目跟风和“无知无畏”瞎指挥。记得海绵钛发展火热,价格从几万元涨到二三十万元一吨时,一些地方官员到钛企业现场办公:企业领导汇报说海绵钛破碎能力有限,南边的一位地方官员说破碎就是剪刀剪嘛,这有什么难的。北边的一位地方官员到海绵钛企业视察时说,要大力发展钛,海绵就不要生产了。不懂破碎工艺,不懂海绵钛结构,却敢信口开河!企业发展很累,累的不是干活,有时候“累”的是个别地方官员对市场、工艺、产品、用途不了解,却常常去为企业指点迷津,弄得企业很“迷茫”。
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多为企业协调相关工作,搞好服务,而不应该来指挥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企业上项目需要研究培育市场,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政府也要在这方面帮助企业研究与培育市场,而不能自作主张当什么红娘拉郎配,也不要以为自己是“伯乐”。面对有色金属的发展失控,不妨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改为“收之政绩,失之大局”。项目培育≠市场培育,一些地方由于盲目跟风大发展,于是,项目与市场的微妙导致有的项目刚竣工投产,市场缺口早已封闭,项目建成便“决堤”。有的项目轰轰烈烈剪彩奠基之后就卧地不起,真是热火朝天搞建设,锣鼓喧天竣工会,稀里糊涂算亏损。
这些年有色金属在发展过程中吃的苦头太多,归纳起来,的确有金融危机的错,但反观一些地方缺失“大局”的发展,反观宏观失衡的原因,不难发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与金融危机没什么关系,而是认识市场、了解市场、培育市场的功课没做好造成的。虽然,在“铺天盖地”中增加了固定资产,“顶天立地”里增长了GDP,在固定资产与GDP中收获了政绩,但那或多或少那是浪费资源、不增效益空谈。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经济增长不能有水分。地方也好,企业也好,在上项目建工程时好好想想什么叫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什么叫科学发展观?只有树立培育“大局”的意识,才能找到培育市场的根基,获得大项目对准市场找发展,小项目对准市场找特色,市场有了,特色具备,地方发展了,企业也就不会遭殃了,政绩也实实在在了。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