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酝酿墙体材料淘汰目录

2012年12月11日 15:24 760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准入门槛过低
  为何质量如此悬殊的产品会流入市场,专家认为,还是标准制定滞后。墙体材料领域无标生产或标准指标不统一,给工程建设增加难度,产品生产企业也无所适从,设计单位无标准可依照,质监部门无法作检测和评定。
  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维理反映,我国编制的蒸汽加气混凝土规程中,明确规定建筑维护外墙采用2.5兆帕的制品。但不知从哪个省或部门开始提出维护外墙必须使用5兆帕的制品,内强必须使用3.5兆帕制品的地方应用规程,并作为具有法律法规约束性条款强制推行。
  这导致很多企业不去研究如何做出轻质高效的加气混凝土产品,而在落后工艺基础上简单采用增加容重的方法,提高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这导致频繁出现墙体开裂的现象。因为简单提高抗压强度,制品的密度将大幅提升,从每立方米500千克提升到700千克,不仅增加200千克原料消耗,40%的制造和运输能耗,墙体负载增加,而且材料因密度增加而导致温度收缩和干湿收缩大幅上升,出现开裂。
  中国建材协会标准质量部主任刘建华也坦言,我国墙体材料的标准化水平的确较低。墙体建筑材料产品的种类繁多,相比而言墙体材料产品标准不过细致。我国现行的烧结砖产品标准只有三个,而美国的同类标准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特征性技术指标制定了十项标准,方便生产、建设、认证监督。
  而基础性标准的制定更加滞后。国内开展基础和方法标准的经费来源困难,导致基础性研究工作少有人做,有的墙体材料产品没有实验方法标准,现有的部分实验方法标准也不能及时修订,制标单位只能将基础和方法标准写入产品标准中,造成行业内基础和方法标准不统一。目前节能标准仅有窑炉能效测定及计算标准,废弃物利用的量化标定等标准尚不完全。
  追根溯源,标准滞后、标准制定水平不一,与多头管理的体制有关,使得标准修订不统一。
  目前墙体材料标准的制定工作既有建材行业制定的标准,也有建设部门制定的标准,国内标准化工作协调较为困难,致使目前国内标准出现重复、重叠、无法覆盖等情况。
  有的产品标准制定之后,而有的同类产品可能出现两个甚至以上的标准。这使企业有些无所适从,也不利于监督管理,使产品准入的监管难以完成。
  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表示,虽然墙体材料发展速度较快,但真正符合建筑现代化、工业化和建筑体系需要的多功能、节能、绿色墙体材料仍然发展缓慢。由于标准制定滞后,墙材行业进入门槛低,主导产品发展缓慢,低水平建设十分严重。在原有结构失衡的矛盾没有完全调整过来的情况下,新增产能又加剧了结构的失衡。
  “近几年,北京及周边鑫建德加气混凝土厂家如雨后春笋一样,打入北京市场的有三四十家之多,他们都持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程序简单,但基本上没有通过现场考察和产品检验,有的厂家甚至连工商注册都没有,也能打进北京市场。”北京金隅加气混凝土公司副总经理解永宏就呼吁,提高产品准入门槛,将加强建材市场的监管力度。

[1] [2] [3][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