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晶硅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下降
2012年12月07日 9:8 171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1月~10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70210吨,同比增加26.16%,平均进口价格为26.16美元/千克,同比下跌61.10%。10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约为5714吨,环比下跌30.05%,同比增长25.15%,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进口增量,平均进口价格为23.02美元/千克,环比下跌2.69%,同比下跌52.21%,价格跌入谷底。
具体来看,10月份,我国从德国进口的多晶硅环比大量减少,进口量为1823吨,平均价格不降反增,达到30.48美元/千克。1月~9月份,我国累计从德国进口多晶硅约17870吨,平均价格约为31.69美元/千克。
业内认为,10月份,我国从德国进口多晶硅环比大幅下降与德国瓦克限产不无关系。根据其三季报的披露,截至9月份底,其产能减少20%。而随着下半年行情较上半年低迷情况的出现,其限产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随着9月份现货市场上大量低价硅料出货后,在我国厂商高价长单的影响下,其平均进口价格略有反弹。由于其产品质量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关系,国内长单客户被迫接受高价的硅料,不愿意轻易悔单。
另外,我国电子级多晶硅主要是从德国进口的,其平均价格在50美元/千克~70美元/千克的水平,拉高了其整体进口平均价格。10月份,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多晶硅环比有所减少,进口量为2029吨,平均价格跌到15.77美元/千克。1月~10月份,我国累计从美国进口的多晶硅约为27986吨,平均价格约为22.11美元/千克。美国的硅料品质一向是3个主要进口国中综合品质相对较低的,同时主要供应商REC低价的颗粒料起到拉低整体价格的作用。根据REC的财报显示,其颗粒料的现金成本仅在12美元/千克左右。10月份,我国从韩国进口的多晶硅环比减少,进口量为1326吨,平均价格降到21.12美元/千克。1月~10月份,我国从韩国进口的多晶硅约为16485吨,平均价格约为26.11美元/千克。从韩国OCI三季报披露的情况来看,已推迟总产能约46000吨硅料的达产,以及原厂技改新增10000的产能,对现有产量有一定影响。
根据solarzoom行情中心测算,今年全球的光伏装机量大约在31吉瓦~35吉瓦左右,而今年上半年全球已生产各类组件大约22吉瓦~24吉瓦左右。其中,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组件就已达到14吉瓦,下半年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目前的价格已反映出市场的真实情况。
而国内的硅料企业,还在生产的企业都是限产甚至于半产,各硅料生产厂商被迫库存了大量硅料。在美、韩等国的低价硅料倾销下,为了维持现金流,国内一线硅料企业的价格已跌到110元/千克的水平,个别二线企业的二级太阳能硅料已跌破100元/千克的大关。
目前,有激进的贸易商和生产商开始战略性地逐步低价吃进现有硅料。随着商务部开展多晶硅追溯性“双反”调查,预计未来就算对外硅料实施“双反”,其硅料价格的反弹高度也很有限。
而随着中欧两国光伏贸易争端的白热化,两者间“双反”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硅料和组件的价格,未来的硅料市场甚至于光伏市场的价格体系将更趋复杂。(张明)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