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建起中国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圈

2009年09月23日 9:10 405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物宝天华,资源富集。拥有“聚宝盆”,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骄傲。而今,在这片西北高原荒漠建起了中国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圈,资源开发,有序利用,变废为宝。
  格尔木市年平均日照时间高达3300个小时以上,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8月下旬,投资40亿元的太阳能发电项目--青海省格尔木200兆瓦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一期工程,在格尔木市郊荒漠戈壁上开工。格尔木市委书记王西秦说:“太阳能产业代表着柴达木盆地下一轮循环经济发展的另一支柱。绿色,是我们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
  2005年10月,国家正式批准柴达木作为全国第一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产业园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海西州工业开发的主旋律。海西州地域面积30.9万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内柴达木盆地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39个,资源潜在价值15.5万亿元,占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90%以上,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
  柴达木地区资源类型全、品位高、品种组合好、产业关联度高,相互间的融合性较强,可以延伸“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循环产业链。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盆地内形成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四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生态意义显着。循环经济的实施,将资源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变废为宝,开发与保护实现双赢。
  青海盐湖集团所在地察尔汗盐湖内,各类矿物总储量达600多亿吨。察尔汗盐湖资源伴生元素多,但几十年来一直以开采钾盐为主,产品也只有单一的氯化钾,而伴生或共生的锂、硼、镁、铷、溴等有效成分没有有效利用,几乎都作为废料排放,每年生产百万吨的钾盐就会产生8亿多吨废料。

责任编辑:kitt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