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能改变水现状吗?

《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针对重点点题

2012年11月27日 10:20 347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企业对《规划》有何看法?
  尽快建立对膜的评价体系和国家标准
  作为膜行业上市公司,碧水源认为,此次《规划》的出台,对行业企业来说是“及时雨”。由于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很多理念和思路与《规划》相同,这对碧水源来说也是发展的动力。
  从最初没有自己的膜产品,到2005年研发出自己的膜产品,碧水源在科技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然而,民营企业发展面临资金等诸多困难。2010年,上市之后,碧水源将年销售收入的5%用于技术研发,比如研发条件的改善完备、研发中心的建设以及人才招募。
  文剑平形象地比喻,就像人活着要有骨头,企业也必须有自己的骨头,那就是自主创新技术。企业研发技术产品,就像人有了孩子要送去念书一样。现在,碧水源北京总部的员工有1000多人,其中300多人都是研发人员,有一部分进行膜材料研发,另一部分进行工艺和设备研发。
  针对我国水环境改善的现实需要,碧水源分别研发了用于污水资源化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用于海水淡化的RO反渗透技术;双膜法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以及用于新国标自来水厂建设和家庭净水机的UF超滤净水技术。
  同时,文剑平认为,《规划》出台后,还要尽快建立膜产品的评价体系和国家标准,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市场秩序就无法规范。他们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由于没有衡量膜好坏的标准,一个地区的项目使用不规范的膜技术出现问题或失败后,碧水源即使有好的技术产品,但是要再进入这个地区也会非常困难。
  政策就是风向标,《规划》出台后,资本市场也容易向膜行业靠拢。文剑平对膜行业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膜行业是将来环保产业潜力很大的行业。政府在严格标准和加强执法后,膜技术的优势会更明显。

[1] [2] [3]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