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终端热销拉紧液晶面板供求
2012年11月21日 8:21 1159次浏览 来源: 日经中文网 分类: 相关新闻
平板终端市场的扩大开始起到调解多余液晶面板供给的功能。因为日本、韩国及台湾的大型面板企业将电视用大型面板生产线转用于生产平板终端用中小型面板,大型产品供应过剩的状态得到缓解。单价较高的新市场的扩大对曾陷入大型面板供应过剩各厂家恢复收益构成了支撑。
大型面板企业负责人强调环境变化时说,“虽然因个人电脑市场不景气笔记本面板的订货量并不多,但由于供应余力不足,难以满足供货”。由于全球性个人电脑销售萧条,液晶面板等部件需求都较弱。但与创下史上最低价的半导体存储器不同,面板供求关系并没有得到缓解。
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用15英寸液晶面板10月供货价为1枚约44美元,与上个月相同。最近1年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准。
从整个行业来看,个人电脑面板供应量较少。韩国三星电子和台湾友达光电等大型面板企业从今年春季起,开始在电脑面板生产线上制造7~10英寸中小型面板。松下也从今年夏季起在生产电视面板的姫路工厂开始全面生产中小型面板。
这是因为平板终端巨头们为大型新产品面板下了大量订单。苹果11月推出配备7.9英寸面板的“iPad mini”。谷歌和台湾华硕电脑共同开发的“Nexus 7”以及美国亚马逊的“Kindle Fire HD”也相继面世。
据美国调查公司IHS iSuppli称,“Nexus 7”的7英寸液晶面板与触摸面板材料费合计约55美元。其中液晶面板占30~40美元左右。另一家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副总裁早瀨宏称,平板终端面板单位面积的平均单价较高,“是电视及电脑面板的5~6倍”。
2011年夏季以来,大型面板厂商开始陷入电视用大型面板供应过剩泥沼。包括全球最大企业三星电子在内,所有厂家32英寸面板都出现亏损。但因各家企业推迟了设备投资,又加上可以利用现有生产线制造的平板终端用面板的需求日益扩大。大部分厂家并未大量废弃设备,而是逐渐对生产进行调整。韩国面板巨头今夏之前实现了盈利。
但平板终端面板今后是否还能继续支撑各厂家的收益尚不明确。2013年夏,中小型面板巨头日本显示器公司收购的原松下工厂也将作为高功能中小型面板生产基地启动。该领域产能将扩大到2012年度的约2倍。预计其他大型企业也将向中小型面板领域汇集。
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认为,平板终端销售“如果人气两极分化,仅某些特定终端畅销的话,部分面板会出现库存”。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