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海外淘矿现抄底冲动
2012年11月02日 10:5 7331次浏览 来源: 经济导报 分类: 重点新闻
虽说近日中信泰富澳矿开工6年,耗资百亿美元颗粒无收的消息,令海外淘矿的中企们紧张了一把,但仍有不少在高回报的诱惑下,即便冒高风险,也要“出海”赌一赌。
10月30日,山东省商务厅转报了烟台大龙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的请示;之前的10月23日,阳谷祥光铜业、济南域潇集团申请在海外投资或设立矿业公司……中企赴海外进行矿业领域投资的信息近期扎堆出现,众民营企业更是其中的主力军。
1日,济南域潇集团董事长吴涛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域潇在非洲的两个大型锆钛矿有望年底实现回运,届时公司投资非洲矿业将赚到第一桶金。其他诸如金矿、铁矿、煤炭等还处于勘探状态,或仅是取得了探矿权。
“在那里,只有大型矿才值得开采。”吴涛说。
转道非洲
“受本轮全球经济不振影响,矿产品价格下跌,海外企业资产严重贬值,金融或实体机构迫不得已大量出售资产以缩小规模,于是,中资企业受到‘抄底’的吸引,掀起了新一轮‘淘矿热’。”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1日对导报记者分析说。
相对于国企、央企及大型产业集团倾向于去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大国跑马圈地,部分民营企业在资金实力和竞争力有限的情况下,选择转道掘金非洲地区。
仅在今年10月份,济南域潇集团就向山东省商务厅申请在莫桑比克设立了5家矿业公司。据报道,域潇集团自2005年进入莫桑比克找矿以来,现已拥有7个采矿权和60多个探矿权。
吴涛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他们进入非洲较早,并且当地发展水平较落后,取得这些矿权证的成本不算高;在勘探方面他们有自己的两支勘探队,也能节省一些钱。另外,新成立的5家公司,每家都针对旗下不同的矿业种类,便于日后对口开采。
对于在漫长勘探、开采过程中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吴涛说,他们主要在取得矿权后,与业内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央企等进行合作,由对方出一部分资金,共同开发获益。
此外,与其他许多海外涉矿的民企相同,域潇集团也是一家主业原本为房地产的公司,其前身为济南域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而在山东,转型涉矿的民营房企不在少数,*ST园城(600766)今年就收购了澳大利亚3处金矿的采矿权;中润资源(000506)在澳大利亚、斐济、英国等地也陆续购入了矿业公司股权。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