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业四季度或走出谷底

2012年10月30日 10:54 13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4%。1~8月,我国石化行业呈现增速、进出口、利润下降,成本、亏损额、投资额增速上升的态势。尽管经济增速继续下行,但近期经济开始露出一些企稳回升的迹象。
  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持续放缓,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受此影响,我国石化行业产值和效益持续下滑,经济运行波动明显加大。但近4个月,石化产业产值扭转了增速持续回落的态势,产值增速逐步趋稳。

  三升三降
  数据显示,1~8月,我国石化行业实现总产值78522.6亿元,同比增长10.4%,比上半年增速再降0.6个百分点。分月看,6月、7月、8月行业总产值分别为10826亿元、9666亿元、985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22%、4.2%和5.9%。
  石化行业产值增长自2011年8月以来持续回落,深度下滑的态势仍没有得到扭转。剔除今年1月由于春节假期形成的月度产值增幅为负,2月份以来,月度产值同比增幅从20%以上快速下滑至5%附近,其中7月份同比增幅创下2009年10月以来的月度最低。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日前表示,1~8月,我国石化行业呈现增速、进出口、利润下降,成本、亏损额、投资额增速上升的态势。从总体看,我国石化工业已逐步开始从高速向中速增长、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增长、从粗放式向精细化增长的转变。
  分析行业增速、进出口、利润“三降”的原因,赵俊贵认为,这是基础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三大子行业利润大幅下滑所致,这三大子行业的产值规模和利润总额,占到行业总规模的近70%。特别是1~7月合成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52.8%,降幅为化工行业之首。
  “三降”的同时,行业还呈现成本、亏损额、投资额增速“三升”的态势。1~7月石化行业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2%;全行业亏损企业4246家,同比增加28.2%,亏损面为15.9%;亏损企业亏损额1060.99亿元,同比上升75.1%。在投资方面,1~8月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8.9%,增幅较上年同期加快10个百分点,特别是合成材料领域投资增速很快。

  投资保持稳步增长
  然而,在石化行业整体景气度不足的大背景下,投资在石化行业运行中的突出表现值得关注。
  1~8月,石化产业投资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稳步增长势头,完成投资9240亿元,同比增长32.8%,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近13个百分点。其中,炼油行业投入1080亿元,同比增长26.3%;化工行业投入7680亿元,同比增长32.5%。1~8月,全行业施工项目13316个,同比增长6%。其中,新开工项目8403个,同比增长10.7%。
  下半年以来,有机原材料,合成材料,专业化学品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1~7月有机化学原料与合成材料的投资增幅已经分别达到了65.5%和65%,远远高于其他传统产业。
  根据业内的预测,石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速在28%以上。高端化学品制造以及民营石油化工企业的投资趋于活跃,将成为行业未来增长的亮点之一。

  四季度有望筑底回升
  在行业弱势运行的背景下,8月份以来石化行业运行呈现出趋稳态势。
  总体来看,月度产销总值及增速回升,8月份行业产值和销售总值同比分别增长5.9%和5.5%,环比分别增长1.9%和1.3%,同比增速分别比7月回升1.7个和0.5个百分点。其中,油气开采、炼油、化工和专用装备四大板块产值和销售总值都环比增加。
  从5月份开始,石化产业扭转了从去年四季度以来进出口持续下滑的态势,呈现止跌企稳、震荡调整,月度进出口额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8月份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速涨跌互现,进口由7月份的增长3%变为8月份的下降7.7%,出口由7月份的下降8.9%回升到8月份的下降3.2%。
  数据显示,石化联合会监测的103种主要大宗化工产品价格8月份环比上涨的达到50%,持平的占3.3%,下跌的占46.7%,价格总水平环比有所回升。与此同时,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回升。8月份国内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5%,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日均加工环比增加1万吨。
  有分析指出,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建设项目,国务院确定推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八项政策措施。随着国内外出台系列稳增长措施,预计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带动之下,石油化工行业产品价格有望延续回升态势,行业总产值增幅下滑的情况将得到遏制,石化行业四季度运行或将回稳。
  赵俊贵日前指出,当前随着国际经济进入创新期,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石化工业也进入转型调整期,呈现大宗产能过剩、从低端向高端转型的趋势。在产品相对过剩、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新情况下,生产效率、成本控制与管理能力的提升,对石化行业越发重要。企业要学会在中低速增长的形势下,找到发展的办法。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