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前3季度矿产资源运行分析

2012年10月17日 9:2 149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钨矿市场
  市场需求减弱,价格下滑但趋稳,四季度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今年前3个季度,全国钨市场需求减弱,钨品进出口贸易下降,钨市场价格回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据中国钨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8月份,全国钨精矿产量累计达80061吨,同比增长15.98%,与今年上半年相比增幅有所减缓。今年前3个季度,受市场需求不旺影响,全国钨冶炼加工产量明显下降,与去年相比形成明显反差。
  而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今年以来,钨品出口贸易延续去年12月份以来的下滑走势,出口量明显下降,除今年5月份外,月出口钨品量均在2000吨金属以下。据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出口钨品(不含硬质合金)1486吨,同比下降39.68%,环比下降20.05%;1月~8月份,累计出口钨品14355吨,同比下降22.80%,累计出口额8.24亿美元,同比下降16.62%,下降幅度有所扩大。而进口方面,1月~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钨品3610吨,同比下降0.72%。
  今年前3个季度,国内钨市场价格震荡小幅下滑,国际钨市场价格随之震荡下滑。尽管前3个季度钨品出口价格水平高于2011年同期,但总体处于小幅下滑走势,上涨幅度明显收窄,与去年同期“前低后高”的上涨态势形成了明显反差。1月~8月份,钨原料价格总体出现下滑走势,目前价格趋稳。
  “从供应上看,钨市场外需低迷、内需不旺、价格回落,导致市场库存量增加;共伴生钨、低品位钨和含钨尾矿的综合回收量增加,少数矿山因新建或技改,采选产能有所增加,使钨精矿产量有所增加;一些钨矿区由于往深部下延,品位下降或资源趋于枯竭,钨精矿产量有所下降。”中国钨业协会秘书长刘良先认为,总体来看,今年国内钨市场供应量将有所增加,除1月份外,今年以来钨精矿月产量基本保持在1万吨以上。“但从需求看,国际钨市场需求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黄金市场

  产业集中度提高,价格巨幅波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强势
  2002年至今,黄金牛市已持续了10年。特别是当前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全球流动性泛滥,欧洲债务问题挥之不去,投资者避险情绪难以消除,黄金价格一路飙升,屡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去年9月初,国际金价曾一度突破1900美元/盎司。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1月~8月份,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共4200.126吨,同比下降3.47%;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额共14057.911亿元,同比增长0.54%。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共833.366万手,同比增长52.25%;成交额共28059.822亿元,同比增长48.56%。
  但是,随着大型黄金ETF基金的获利回吐,引爆投机做空行情,金价开始巨幅波动,这也造成了部分企业利润的下滑。据统计,1月~8月份,全国黄金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151.758亿元,同比增长27.25%;实现利润170.880亿元,同比下降16.37%。
  但就国内而言,产量不断提升,确实不争的事实。中国黄金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8月份,全国累计生产黄金249.732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黄金产量增加23.343吨,同比增长10.31%。
  “预计9月份全国黄金产量将超过30吨,1月~9月累计产量将有望达到28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左右。2012年,黄金产量预计比2011年增加6%左右。”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永涛表示。
  同时,他介绍说,随着大型黄金企业对黄金地质资源勘探力度的加强和企业的兼并重组,大型黄金企业的资源占有量大幅增加,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行业产业集中度也随之提高。据统计,1月~8月份,我国十大黄金集团累计完成黄金成品金产量和矿产金产量分别为123.625吨和97.106吨,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59%和4.91%。十大黄金集团黄金成品金产量和矿产金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9.50%和46.64%。
  黄金价格的高位运行,使得做空行为盈利空间增大。去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价一直在1500美元/盎司~1800美元/盎司之间波动。8月下旬,随着市场对QE3预期增强,金价开始向上运行。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将进行新一轮量化宽松项目,金价开始强势向上运行,至9月底金价已逼近1800美元/盎司。
  “近1年,由于欧洲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引起美元相对走强,加之黄金价格前期涨幅过大,国际市场黄金价格进入巨幅波动阶段。但在美国三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的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里,国际金价将继续保持强势。”张永涛表示。

[1] [2][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