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境外矿业投资成功案例简析
2012年10月11日 15:17 13252次浏览 来源: 国土资源部网站 分类: 重点新闻
案例4:某地勘单位境外项目开展困难重重
某企业为中部某省地质矿产局局属企业,主要从事矿业投资、地质技术咨询服务。按照“一区一联盟、一国一公司、一队一基地”的“走出去”工作机制,该公司目前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12个国家设立了境外子公司。
在境外勘查过程中,该公司遇到了不少困难:受所在国政局、气候条件以及装备、外汇出关、签证办理等影响,项目开展起来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与此同时,作为全局走出去的平台,对子公司的服务、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作为项目主要投资方,除了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和商务等服务之外,对子公司和项目在监管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和依据。
评析:中国地勘单位走出去多数处于初级阶段,在目的国的选择、组织方式、项目阶段的选择、国外工作经验、资金来源等方面都存在相似问题。如何借鉴经验,避免力量过于分散,少走弯路,选择一条更加有效的路,是“走出去”的地勘单位值得思考的问题。
案例5:中信泰富开发澳洲磁铁矿预算严重超支
2006年,中信泰富开始投资开发中澳铁矿项目,这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澳投资在建的最大矿业项目,资源量为20亿吨,原计划投资42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投产。但这个项目随后经历了中信泰富危机、管理层大换血、矿业市场U型转弯等动荡,中信泰富矿业对外公开的投资预算也增加至52亿美元。“中信泰富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能不能赚钱”,一直是关注这一项目的西澳当地矿业人士的疑问。
初步统计,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参与投资的铁矿项目已超过两位数。按照曾在力拓任职多年、现西澳大学客座教授马尔科姆·理查德(Malcolm Richmond)的说法,几乎澳大利亚所有中型铁矿公司都有中国资本。但是,还没有哪个项目在规模与复杂程度上可以与中澳年产2500万吨磁铁矿项目相比。
在中澳铁矿项目现场,已经挖至地下40多米的矿坑里,十几辆载重量达350吨的巨型卡车川流不息,繁忙地运送土方。项目一期在建的矿坑,坑口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5.3千米,截至2010年1月剥离的矿石已达到7800万吨,可填满北京的“鸟巢”。挖掘机驾驶员的年薪从12万澳元到15万澳元不等,这意味着有的驾驶员年薪高达百万元人民币。
昂贵的不仅仅是工资,还有矿上工人的福利设施。矿区目前大约有3500名员工。不论是中信泰富矿业的员工,还是其他工程分包商的工人,在矿上的吃住行都需要中信泰富矿业负责。每个在现场的工人在营地要有一间独立的宿舍,必须配备独立的卫生间、沐浴设施和电视。营地为工人提供的伙食标准是每天65澳元。此外,还要有游泳池、康乐室以及其他运动设施。
在决定投资项目之初,中信泰富曾以为可以利用中国的廉价人工来降低成本。但是,后来发现难以实现,因为工人们首先要过英语关,即使是中国工人能够获得签证来到澳大利亚,仍需专业的资质要求才能工作,这对于不少中国工人来说都是很难逾越的门槛。
西澳矿业人力资源短缺并非始于今日,随着金融危机之后矿业投资的恢复,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对于在澳大利亚投资的外国公司来讲,好消息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此也开始重视,有意修改政策。根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道,预计西澳短缺的矿工可能高达3.5万人,联邦政府因此有意放松对外来劳工进入澳大利亚的限制,以保证人力短缺不会对其他行业造成影响。
评析:中国企业在境外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经验不足,对国外形势了解不够,尤其是对不同于国内的劳工、环保、社区关系等方面,需要一个了解和适应的过程。
该项目造成预算严重超支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不足,尤其是人才的国际化欠缺。境外矿业并购方式的选择,部分决定了并购的成效,并购不应仅局限于资产;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被并购对象已有的经验和人才,不啻为快速了解和融入当地环境、顺利开展工作的有效手段。
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业务,国内矿业企业须在思想意识、体制机制、人才储备、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变革,进一步拓宽境外项目信息获取渠道,在第一时间获取优质的项目信息,比如实施科学决策,坚持互利共赢,抢抓战略机遇,注重收购方式的选择等,提高投资成功率。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