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业增速缓中趋稳 调结构仍是未来主调

2012年09月13日 13:12 99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C 问 题
  部分行业增速下滑严重对症下药或有上升契机
  钢 铁:生产经营步入低谷  去年四季度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生产经营步入低谷。粗钢产能释放加速,钢材需求增长缓慢,冶金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利润总额大幅下降,行业运行困难加重。1~7月,生产粗钢4.2亿吨,同比增长2.1%,增幅同比回落8.2个百分点。7月末,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08.08点,同比下降26.6点,比年初下降12.4点。尽管去年四季度以来,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也有回落,但幅度明显小于钢材价格回落的幅度。比如,7月份进口铁矿石价格平均为133.72美元/吨,比年初仅下降0.05美元/吨。另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7月,会员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仅有7亿元,亏损面高达33.8%,扣除投资收益,全行业主营业务整体处于净亏损状态。预计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钢铁行业将继续维持这种微利运行态势。
  针对钢铁行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在政策着力点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以及重点区域内的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扶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推进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管理工作,按照技术、环保、质量等准入标准对行业发展进行规范,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积极推进减量化用钢。积极推动建筑、船舶、家电等行业钢铁产品升级,重点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满足上下游产业升级的需求。五是大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船 舶:新船订单大幅下降  1~7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549万载重吨,由上半年同比增长4.2%转为下降7.7%,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0.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1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7%,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73.4%。截至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234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9%,比2011年底手持订单下降17.6%,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3.2%。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接单难不仅是我国造船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今年上半年,世界新船订单成交量同比下降55.6%,韩国下降65.7%,日本下降34.4%。新船订单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造船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航运运力过剩,造成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对造船业影响的滞后性进一步显现,一般而言,对船舶工业的影响滞后2~3年,所以接单难的问题今年表现的尤为突出;三是国际造船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产能过剩严重,竞争进一步加剧。预计,2013年和2014年面临的局面可能更为艰难。
  在国际船舶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保持我国船舶工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在宏观层面要着力推进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扩大内需,加大国内老旧运输和单壳油船的更新步伐,加快推进国内渔业船舶、内河运输船舶及公务船舶的更新;二是鼓励支持船舶行业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企业调整产能和业务转型,优化存量资产;三是加强船舶科研开发。加快主流船型的升级换代、高新技术船舶及重点配套设备研发,大力培育和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四是进一步加强船舶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公共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纺 织:生产增速明显下降  2012年以来,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趋缓,国内外棉差价过大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运行呈现下滑态势,生产增速明显下降,出口数量有所减少,企业效益出现下滑,产业链前端(棉纺、化纤)亏损加重。1~7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同比回落18.8个百分点。内销增速明显放缓。1~7月,在全国限额以上工业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低于去年同期7.2个百分点。出口同比负增长。据海关统计,1~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374亿美元,同比下降0.2%。另从美国、日本和欧盟相关部分获取的数据看,1~6月,美国从我国进口的纺织服装总金额同比仅增长1.8%,增速同比回落8.3个百分点,占其纺织服装进口的比重为37.4%,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日本和欧盟从我国进口的纺织服装总金额同比分别下降0.5%和7.7%(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和13.5%),占日本和欧盟纺织服装进口金额的比重分别从去年同期的74.1%和35.9%下降到72.2%和35.6%。企业效益下滑。1~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23亿元,同比下降1%;企业亏损面达17.7%,较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09.3%。其中,化纤行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52.5%,棉纺纱加工业利润同比微增0.2%。
  当前影响纺织行业运行的突出问题是,市场需求不足、国内外棉差价持续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当前棉花问题备受关注。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外棉价差不断拉大,到今年7月19日,国内外棉价差约为4100元/吨左右。持续加大的国内外棉价差,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1~6月,美国从我国进口的棉制织物同比下降1.4%,而从印度、越南进口的棉制织物同比则分别大幅提升了20.5%和23.4%。中国棉纺协会跟踪的棉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40%,3万锭以下纺纱企业减产、停产面接近50%。另外,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下降,许多纺织产品出口“量增额不增”,保持出口增长的难度很大。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