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清洁产业逐渐向环境领域靠拢
2012年09月10日 10:40 8387次浏览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分类: 重点新闻
经历过光伏及风电国内产能过剩、国外“双反”等种种风波之后,一度陷入沉寂的我国清洁产业逐渐生发出一股向环境领域延伸的发展态势,开始将更多眼光投向环保节能市场,并且随着越来越多风投机构的加入,企业融资并购行为活跃,成为新的市场看点。
近日,投中集团发布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我国节能环保行业披露融资案例17起,融资总额为1.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有较明显上升。其中,纪源资本6000万元注资安洁士成为上半年已披露融资金额中规模最大的案例。
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结构转型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的节能环保产业或成为未来持续的投资热点。除传统的污水处理、脱硫脱销、垃圾处理等细分领域外,再生资源、环境监测等领域潜在的投资机会也会逐渐显现。
清洁能源降温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细分领域的持续低迷,近期国内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呈现大幅降温。2012年上半年,我国清洁能源行业仅披露融资案例3起,融资总额为2870万美元,数量和金额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81%和95%,出现大幅下滑。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受整个行业低迷态势影响。”行业分析师李玲告诉记者,在整个行业景气度急剧下降的形势下,目前不少企业陷入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需求扩大的泥淖。李玲表示,“以单笔投资规模来看,2012年上半年我国清洁能源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仅为957万美元,不足千万,颓势比较明显。”
从细分领域来看,上半年我国清洁能源行业披露的3笔融资案例分布于太阳能及电池与储能技术行业,分别是逆变器生产企业格瑞特新能源、光热企业威海金太阳以及新型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优特科。相比一年多以前,太阳能、风电等资本市场曾经的宠儿此刻却“门前冷落车马稀”,风光不再。
根据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在美上市的10家光伏企业全部报亏,其中行业龙头企业赛维、尚德等都出现巨额亏损且负债率居高不下。风电方面,2011年产能过剩、需求下降导致的利润空间收窄使得风电上市公司利润普遍下降30%-70%。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跳水令投资者对太阳能行业更加谨慎。李玲预计,“2012年国内需求继续维持小幅下降趋势,风电上市公司业绩亦难以乐观。”
不仅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不给面子,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被企业寄予厚望的国内市场首次公开募股(IPO)也纷纷搁浅。据中国证监会最新消息,今年以来已有多达10家太阳能行业企业IPO相继搁浅,包括8家光伏企业、2家光热企业。其中上机数控、思可达光伏、英杰电气3家企业首发申请被否;恒基光伏中止审查;快可光伏、日地太阳能、天能科技、欧贝黎4家光伏企业以及辉煌太阳能、皇明太阳能2家光热企业则被终止审查。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