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降温 大宗商品价格频繁波动

2012年09月04日 10:49 909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非洲标准银行日前发布的大宗商品分析报告称,我国经济从“投资主导”转向“消费拉动”可能会对大宗商品需求产生影响。有研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可能较为剧烈,部分金融属性较强的商品在局部时段,可能会受到资本市场影响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但不具有持续性。
  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大宗商品市场需求将有所降温,供求形势总体趋于宽松,价格上涨压力整体减弱。

  我国商品需求将减少
  2012年是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突围变革的重要拐点,也是大宗商品交易行业亟须成熟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更是行业走向集约优质发展的关键时刻。标准银行认为,在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向拉动内需转型,对铜和钢铁的需求增长将会大幅下降。
  标准银行在分析我国经济转型可能会对大宗商品需求产生的影响时假设了四种情形:情形一,GDP高增长且经济实现转型;情形二,GDP高增长但经济未实现转型;情形三,GDP增速放缓但经济实现转型;情形四,GDP增速放缓且经济未实现转型。
  通过四种情形下我国对铜、铝及钢铁的需求进行分析后,标准银行发现,GDP高增长利好我国铜、铝及钢铁需求。
  标准银行称,GDP增长是大宗商品需求最重要的推动力。如果GDP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向拉动内需转型,那么我国的铜和钢铁需求增长将会大幅下降。
  然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处于GDP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对铜、铝及钢铁的需求虽然仍在增长,但需求量比GDP高增长时要低得多。
  标准银行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10年内很有可能实现转型,这意味着GDP高增长且经济实现转型和GDP增速放缓但经济实现转型出现的可能性较高。同时,标准银行认为,对于GDP维持高速增长的假设目前看来过于乐观,因而最终面临GDP增速放缓但经济实现转型的可能性更大。
  早在5月份,瑞士信贷就曾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向国内需求转型,我国对大宗商品需求将呈下降趋势。同时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黄昏阶段”,政府通过投资来刺激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预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在未来10年下降至7%~8%,经济将逐步过渡到以内需拉动,意味着我国大宗商品需求高峰已经过去。
  有研究认为,我国目前GDP增长、投资和通胀等方面都处在相对低位。尽管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会刺激大宗商品的投机性需求,但我国的需求与以往相比要温和得多。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