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0年增长 近四分之一企业亏损

2012年08月31日 11:17 45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虽然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去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幅滑落,但年度投资净额(流量)仍然创造出了历史最高纪录,累计净额(存量)位居世界第13位,比上年前进四位。
  昨天,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正式公布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度数据。
  与投资金额相比,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效益更值得关注。商务部合作司石资明参赞透露,2011年中国的境外企业有22.4%亏损,近2000家境外央企亏损比例为27.3%。

  投资流量增势强劲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建立于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实现了“十连增”,从2002年27亿美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746.5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高达44.6%。
  受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中东北非动荡的影响,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下滑到8.5%,远低于年均增速。但这种衰退是暂时的,商务部的月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经达到422亿美元,增速高达52.8%。
  《公报》援引联合国贸发会议《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称,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4.4%和2%,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六位,比2010年后退了一位。同时,存量为4247.8亿美元位居13位,比上年前进四位。
  截至2011年底,中国13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下称“境外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形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架构。
  《公报》还显示,2011年中国六成对外直接投资流向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巴西佩格里诺油田40%的股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收购加拿大日光能源公司100%股权,中国蓝星(集团)公司收购挪威埃肯公司100%股权等主要境外收购项目均是由香港子公司再投资完成。

  投资绩效还需提高
  随着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数额的逐年增加,尤其是最近几起央企折戟海外的案例,使海外投资的效率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公报》并没有提供有关境外企业的利润情况的数据,但石资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经过商务部对境外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统计,境外企业盈利或是持平的占到77.6%,亏损的占到22.4%;就境外央企而言,近2000家央企中,盈利和持平的占到72.7%,亏损的占到27.3%。“境外企业的生存状况总体是良好的。”石资明说。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分为金融类和非金融类。2011年,非金融类投资流量达到6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金融类投资流量60.7亿,同比下降近30%。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王春英表示,金融投资流量虽同比下降三分之一,但仍然处于净流出的状态。下降的主要是受国家金融环境的动荡所致,而且很多国家对于金融机构准入条件比较高,我国境外金融机构的业务也受到很多限制。
  这些困难并没有影响到金融机构走出去的积极性,王春英说,银行从海外撤资的情况很少见,而且金融类投资存量也增加很快,现在已经占到了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6%。
  王春英表示,截至2011年末,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共在美国、日本、英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2家分行、32家附属机构,就业人数达到3.3万人,其中雇佣外方员工3.2万人。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