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短期内难以提速
2012年08月30日 9:52 130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近日有报道称, 国内电气设备提供商之一的东方电气(600875.SH)风机业务凋零,库存隐藏减值风险。此后东方电气进行了辟谣,但市场对于风机行业的前景仍悲观。
东方电气表示,公司风机机组质量可靠,同时风电产品生产经营正常,2012年一季度表现良好,且尽管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但风机需求仍然将在调整中保持一定增长。
不过,行业能得出其风机业务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风机产量下滑严重。2012年第一季度,东方电气的风机生产量为25台、3.75万千瓦,同比去年282台(即43.55万千瓦)已出现了巨幅缩减。
另外,公司的风机收入也有所下降,比如2009年为62.8亿元人民币,2010年78.4亿元人民币,可这一数字并没有延续到2011年,后一年度的收入只有71亿元。
东方电气在去年的排名已经有所落后,排行榜前三不再,而被明阳风电和联合动力等公司超越。因为国有企业的本身属性加上市场行情不好,东方电气在推出自己新品的速度上、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另外,对于低价招标或者超出自己成本极限的这种招标,该公司也一律放弃。这与不少外资风电公司有类似之处。
不过,目前风电的整体收入还不能让东方电气感到担心。
毕竟,其去年420亿元左右的收入中,新能源特别是风电的收入也刚过70亿元,占比20%左右。而且,公司燃机业务在今年一季度达到6亿元,水电一季度大幅上扬了53%的收入,达到8.2亿元。
但是,其他大型风电企业遭遇的困难就多了。
今年5月,华锐风电公司计划解聘应届毕业生规模总计350人左右,占去年其招聘人数总比例的80%,主要涉及客服、研发、市场、管理、项目等多个部门。
对于数百名毕业生来说,这次5月初发生的解聘事件始料未及。有学生称,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都进入尾声,很难赶上最后一批的校园招聘,而且又进入到了论文收尾阶段,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找新工作。
“事实上,我们对于这批新进毕业生的去留做了多次讨论,一开始也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效仿其他风电企业,等到毕业生在今年9月入职之后,于10月或11月再裁员,可以给‘实习期未过’的理由。但后来我们觉得,这种做法过于拖沓,会对学生本身不利,因此决定在5月一次性全部解约。”华锐风电一位高层说。
不过,该高层也强调,他们现在也做了反思,如果整个解聘时间更早一点可能会更好。对于这次解聘,据该公司多位管理层的说法,企业以往的大学毕业生自动毁约率高达40%。而今年的自动毁约率则只有20%。在这种情况下,华锐风电公司只能解聘毕业生。而今年整体招聘的人员大约有400多人,已经比往年的千人以上规模要少。
解聘潮的到来,也令人感知到了市场及需求的萧条。今年一季度,华锐风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87%。而很多风电投资商们在付款方面仍给出了6个月甚至更长的付款周期,令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这也无疑让华锐风电目前的业务雪上加霜。
风电市场还没有明确的重启信号,今年二季度的整体态势依然显得非常疲软。
2011-2020年风电装机、投资以及机电设备需求增速将下滑,这也让身处风电行业中的人们看清了现实。
光大证券的统计结果显示,风电累计吊装装机在2015年有望达到125GW,2020年达到225GW.“十二五”期间,风电新增吊装装机80GW,年均16GW;“十三五”期间,风电新增吊装装机99GW,年均约20GW。整体上,增速呈下滑趋势。
光大证券还提到,“目前产能过剩问题还是存在。只有变流器等控制系统有进口替代的空间。而产能过剩现状体现在整机(50%以上),铸件(100%以上),齿轮箱(100%以上),叶片(30%以上)。目前,变流器国产化率约10%,存在进口替代机会,保守估计年均复合增速45%;此外,变流器低压穿越改造带来135亿元替换市场。”
据了解,部分风电企业已经开始将自己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比如介入到下游风电场的运营中,同时要很快的转化思路,使得公司不仅是一个设备销售商,而且也有工程承包及集成的能力,这样才可能让公司的整体业务变得更强。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购及重组、合作,比如整机厂商切入到下游的零部件生产或者参股到下游零部件企业、与电网、电厂等成立合资公司等等。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