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隔膜材料产业补技术短板
2012年08月21日 10:40 3097次浏览 来源: 中国化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快评
产业发展质胜于量
李云
我国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对于这种关系到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新材料,质胜于量才是正确的发展观。
2000年前后,我国与韩国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产业差不多同时起步,均向当时隔膜产业的“领头羊”——日本来学习技术,购买设备。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局面变成了我国向日本和韩国学习,许多设备依旧需要购买。十年间,韩国的隔膜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在高端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而我国国产隔膜虽然在低端市场可以取代进口,但因品质差距而始终无法进入高端。
一哄而上建项目,盲目投资买技术,使国产隔膜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预计,明年国产隔膜产能可能达到2亿~3亿平方米。虽然隔膜产业利润率较高,但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国产隔膜若不尽快提升品质,无疑会在无序、残酷的价格战中丧失竞争力。
十年的时间,我们交了不少“餐费”,但却只是越吃越肥,满身赘肉,跳不高,跑不快,只能眼瞅着别人越长越高。长此以往,国产隔膜很可能会重蹈3C电池的覆辙。
刚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使国内隔膜企业重新获得了发展机会。国际高端锂电池制造商目前正在加大对中国生产基地的投资,为了降低成本,将加大对国产隔膜的使用。这对隔膜产业无疑是一次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希望企业能借此东风,在原材料、设备、工艺方面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产品品质,让隔膜产业多长个头,少长肥膘。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