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业发展已临近拐点
2012年08月14日 10:7 8739次浏览 来源: 中国工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孟凡君
寻求进入低谷后的重生
据中国矿业联合会分析,从历史上看,矿业繁荣周期大约在10年左右,此次从2003年起至今正好10年,但这次却仅仅是行进中的“小转弯”。
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一些资源行业进入相对低谷期。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虽然受到此次风波的牵累,导致经济增长减缓,但总体来说,新兴经济体的战略目标没有改变。同时,上半年我国矿业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许多专家认为这是矿业的“拐点之象”,并确信我国对商品的庞大需求,导致商品价格还将长期维持在上涨的单行道上,我国矿业经济将继续保持企稳向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认为,国际金融形势肯定给我国矿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但关键要看此次危机会持续多久,是否可以找到可行之路将其化解。
目前,矿业发展的暂时低缓恰恰是我国矿业行业重新自我审视、自我调整的最佳时机。行业属性的定位、行业内的产业结构重复无序、产能无底线扩张等沉疴已经持久阻碍行业发展,在行业发展减速的当下,应该抓住机遇,解决这些行业自身的矛盾,以求涅?重生。特别是经历过金融危机后,矿企应该积累更多应对危机的经验和策略。
事实上,随着我国能源资源所面临的问题更加清晰,也就越来越能感觉到既有的增长方式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矿业产能过剩且无法合理利用,正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最好时机。而且,在矿产价格与效益下行的今天,也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最佳时期。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资源分析室主任刘树臣认为,全球经济困难时期,对矿业产生了很大冲击。在国际矿业运行过程中,资本融资困难、政策资源民族主义、成本居高不下和人才需求的激增,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变化,或是我国矿业“走出去”的一次良机。
而随着稀土等优势矿产战略地位不断提高,相关矿产品的重大国际争端事件急剧增加。这就需要资源管理部门提高应对能力,提高优势矿产管理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合规性,加强对国际规则和惯例的研究;统筹优势矿产勘查、开采、冶炼、价格、贸易等各个环节的政策,确保政策的协调性、一致性;加快优势矿产储备体系建设,尤其要注重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战略储备、地方政府经济储备和矿山企业商业储备等完善的储备体系;要对铁矿石、煤炭库存增加、仍然大量进口等现状密切关注。
相关链接: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