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市降价出货势头延续

2012年07月09日 9:36 98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全球三大央行不约而同地释放宽松利好,中长期看会有助于现货钢市的企稳,但短期内还难以“立竿见影”。目前国内钢市延续降价出货的势头。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国内钢贸业亟待结构调整,提升行业信用度,降低交易成本。
  据监测,目前国内现货钢市弱势难改,综合价格指数继续下跌,且跌幅略有扩大。虽然全球三大央行不约而同地释放了宽松利好,但钢市的“直接反应”还比较平淡,市场信心一时还难以提振。市场人士认为,三大央行举动,从侧面反映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严峻形势。在钢产量高企难下、需求增长不足的情形下,钢市商家大多继续选择降价以出货。
  在板材市场上,中厚板价格的弱势难改。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主导市场价格普跌,济南、成都、郑州等地的跌幅在加大,需求普遍低迷,成交清淡。市场的矛盾在于,新到货的资源在增多,消费又处淡季,部分库存较高的商家压力加大,报价下调,且实际成交中仍有议价的空间。央行降息有利于缓解市场的资金面,但一时还无力扭转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热轧市场的成交依旧清淡。各地钢厂为减轻库存的压力,正在纷纷加大优惠力度,传导到现货市场,难涨易跌。
  在建筑钢市场,跌势略有加重,市场需求没有实质性的改善。福州、成都等地的吨价周跌幅为90元左右。业内人士说,目前各主要制造业大国的制造业PMI数据均呈疲弱态势,显示国内外经济运行压力在增加,商家对后市的预期普遍比较差。与此同时,国内主导钢厂纷纷下调出厂价,目前又值高温、阴雨天气,工地施工受到限制,也加大了钢材市场的下行压力。
  相关机构分析师认为,钢市的供需矛盾依旧严峻,但诸多利好政策出台有助于钢市的止跌趋稳。面广量大的钢贸行业在市场寒冬环境下,亟待进行全面的结构调整,要思考“今后的路怎么走”。
  上海钢联总裁朱军红等业内人士说,当前钢贸行业的主要问题在于交易成本过高,诚信缺失。就单单拿市场的库存量来说,缺乏足够透明的公开信息,社会难以有效判断。今后应加强钢贸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把诸如库存等基础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或可以有效抑制“重复质押”等不规范行为。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