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大型矿产企业综述(有色金属、贵金属等)
2012年07月02日 13:18 1857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三、煤炭
远东煤炭资源丰富,全区已探明总储量200亿吨,远景储量高达3574亿吨。煤矿在各州区均有分布,其中萨哈共和国、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等地尤为富集。远东对煤炭依赖度很高,煤炭在其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超过75%。生产的煤炭产品主要被本地市场消化,小部分用于出口。
远东约有50家煤炭企业,煤炭开采是工业部门中第四大盈利行业,位居钻石、能源、黄金之后。进入远东200强的煤炭企业有6家,营业额占200强企业总和的4%。
2000年以后,随着煤炭行业的复苏,俄大型企业竞相并购煤矿资产,为此展开激烈角逐。目前远东的煤炭行业被两大巨头—“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和“梅切尔”公司所主宰。
(一)西伯利亚煤碳能源公司(СУЭК)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后,卢布大幅贬值。俄著名“新寡头”、MDM银行创始人梅利尼琴科和波波夫借此机会大规模低价收购煤、铁、化工企业,从而构筑起MDM集团工业领域的两大支柱企业—“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和“欧化”公司(化肥企业)。目前,“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已成为全俄最大的煤炭企业,供应着全俄31%的煤炭市场和25%的煤炭出口。2006年公司产煤9000万吨,出口2400万吨。
“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在远东年采煤能力约800-1000万吨,主要由哈巴边疆区的“乌尔加尔煤炭”公司和滨海边疆区的“滨海煤炭”公司完成。此外,“西伯利亚煤炭能源”还是远东多家电力能源企业的最大私人股东,持有滨海边疆区“远东能源公司”24.82%的股份、萨哈共和国“雅库特能源”公司25.48%的股份和“南雅库特能源公司”25.87%的股份。
自2005年起,“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开始在哈巴边疆区瓦尼诺港穆奇卡湾实施大型煤炭码头项目。项目预计2008年建成,一期设计吞吐能力1200万吨/年,二期2400万吨/年,是近年来远东地区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之一。2008年3月,“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出资8.4亿卢布收购了东方港20%的股份。
1、“滨海煤炭”公司
“西伯利亚煤炭”自2002年末开始从滨海边疆区政府、俄联邦政府和私人股东手中收购“滨海煤炭”股份,目前持有股份已累计达到79%。
“滨海煤炭”2006年营业额15.5亿卢布,在远东煤炭企业中名列第3,在远东200强企业中位居第93位。截至2007年初公司资产29亿卢布,其中净资产26亿卢布。
公司年采煤能力300-4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由下属的“新矿井露天矿管理局”完成,该管理局负责开发滨海边区的“巴甫洛夫”煤田(可采储量1.57亿吨)。此外,公司另一开采部门“东方矿井管理局”每年有数十万吨的产量。
“滨海煤炭”同俄统一电力公司分别拥有滨海边疆区大型煤炭电力一体化企业“卢泰克”公司(全称为“卢切格尔燃料能源综合体”)43.7%和53.6%的股份。“卢泰克”公司成立于1997年,为“卢切格尔煤炭”公司(“滨海煤炭”全资子公司)和“滨海国有地区发电站”(远东能源公司子公司)合并的产物。主要开发卢切格尔露天煤矿,并利用自有煤炭进行发电。公司年采煤500-600万吨,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约150万千瓦,保障着滨海边疆区60%的电力供应。
2、“乌尔加尔煤炭”公司
“西伯利亚煤炭”自2004年开始收购“乌尔加尔煤炭”公司,目前持股74%。
“乌尔加尔煤炭”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哈巴边疆区最大的采煤企业。公司2006年收入10亿卢布,在远东煤炭企业中名列第5,在远东200强企业中排名第162位。
“乌尔加尔煤炭”主要开发位于哈巴边疆区西北部上布列雅区的乌尔加尔煤田,该煤田可采储量1.63亿吨。公司年采煤能力200-300万吨,煤炭产品主要用于供应哈巴、滨海边区的热电厂。
公司目前正在实施大规模扩建项目,计划在2008-2012年期间投资44.6亿卢布,到2012年之前将产量提高至每年700万吨。
3、“萨哈林煤炭”公司
“贝加尔煤炭”公司(“西伯利亚煤炭能源”的前身)于2002年收购“萨哈林煤炭”公司80%的股份。
“萨哈林煤炭”成立于1997年,是萨哈林州最大的煤炭生产供应商。公司年开采能力约100万吨,占全州煤产量一半以上,保障着萨哈林40%的煤炭供应并出口日韩。旗下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太阳”封闭股份公司 (开发“太阳”褐煤田,年产煤能力20万吨,主要供应南萨哈林斯克第一热电厂)、“莱蒙托夫”股份公司 (开发“莱蒙托夫”煤田,年产煤能力66万吨,主要供应萨哈林国有地区电站)、“中央”股份公司 (开发“吉赫梅涅夫”褐煤田)、“罗帕塔”股份公司、“帕雅尔科夫煤炭”股份公司、“诺维科夫”股份公司。
(二)梅切尔公司(ОАО МЕЧЕЛ)
大型矿山冶金企业“梅切尔”公司(全称“车里亚宾斯克钢铁集团”)是全俄第五大钢铁生产商和第三大采煤企业,2008年公司市值178亿美元,其创始人和总经理伊戈尔?久津持有73%的股份。
“梅切尔”2007年煤产量2100万吨,主要由旗下的“南库兹巴斯”煤炭公司完成。2007年俄联邦资产基金会拍卖萨哈共和国两大煤炭企业—“雅库特煤炭”公司和“埃里加煤炭”公司股份,“梅切尔”在拍卖会上击败了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奥罗萨”公司,以582亿卢布的出价收购两大企业,从而确立了在远东煤炭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基础设施方面,“梅切尔”持有远东重要港口—波西埃特港97%的股份。波西埃特港年吞吐量150万吨,99%的货物为煤炭。
1、“雅库特煤炭”公司
“雅库特煤炭”公司组建于1966年,总部位于萨哈共和国涅隆格里市,是远东最大采煤企业和全俄最大的炼焦煤出口商。2006年公司收入160亿卢布,在远东200强企业中排名第4。截至2007年初公司总资产120亿卢布,其中净资产90亿卢布。
“雅库特煤炭”公司2007年采煤1000万吨,其中一半以上的煤炭产品出口亚太地区,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和中国,目前正试销印度和巴西。俄国内主要用户为远东能源企业和乌拉尔、西伯利亚地区的冶金企业。
公司拥有三处煤田:涅隆格里、堪加拉斯和杰巴里基-海斯克。三处煤田总储量达2亿吨,以炼焦煤为主,具有灰份低、含硫少、湿度适中、热量高等优良特性。
公司自2002年起进入私有化程序。2005年1月,“梅切尔”在拍卖会上斥资4.11亿美元收购雅库特煤炭25%+1的股份。2007年10月,梅切尔公司又将剩余的75%-1股份收至囊中。
2、“埃里加煤炭”公司
“埃里加煤炭”公司成立于1998年,拥有远东最大煤田—“埃里加”煤田西北区块的开发权。埃里加煤田位于萨哈共和国东南部,已探明炼焦煤和燃料煤总储量高达22亿吨,可供开采100年以上,对保障远东煤炭需求和对亚太能源出口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公司制订了庞大的开发计划,拟到2020年将产煤能力提高至每年3000万吨,在萨哈共和国、阿穆尔州和哈巴边疆区铺设总长320公里的铁路,建设煤炭码头、选矿厂、热电站等设施。
“埃里加煤炭”原股东为萨哈共和国政府(持股39.4%)、俄罗斯铁路公司(持股29.5%)和“东方建筑合同集团”(持股28.8%)。在2007年的拍卖会上,梅切尔公司购得萨哈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铁路公司持有的总计68.86%的股份,成为公司最大股东。2007年11月,“东方建筑合同集团”也宣布以2.1-2.3亿美元起拍价出售所持有的28.8%的股份,梅切尔公司是这些股份最可能的购买者。
在完成对上述两家企业的收购后,梅切尔公司立即宣布,计划将两家企业合并成为“萨哈煤炭”公司,并投资3亿美元用于新公司的发展。
(三)“涅隆格里煤炭“公司(ОАО Нерюнгриуголь)
俄大型矿山冶金企业、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商之一“欧亚控股”集团于2003年创建“涅隆格里煤炭”公司,以开发萨哈共和国“德尼索夫”煤田的部分区块(储量6600万吨)。2005年,“欧亚控股”又出资3.3亿卢布为“涅隆格里煤炭”购得“德尼索夫”煤田东部区块的开发权,新购区块B+C1+C2炼焦煤储量高达1.9亿吨。公司自2004年起开发德尼索夫煤田,采、选矿项目总投资达2.4亿美元,目前煤炭年生产能力约300万吨。
2006年“涅隆格里煤炭”营业收入20亿卢布,在远东煤炭行业中名列第2,在远东200强企业中排名第64位。截至2007年初公司资产48亿卢布,其中净资产10.5万卢布(公司注册资本10万卢布,“欧亚控股”主要以短期债务方式对其进行投资)。
(四)阿穆尔煤炭公司(ООО Амуруголь)
“阿穆尔煤炭”公司是“俄罗斯煤炭”公司在阿穆尔州的子公司,是阿穆尔州最大采煤企业。公司2006年采煤340万吨,营业额13.6亿卢布,在远东煤炭企业中名列第4,在远东200强企业中排名第106。
“阿穆尔煤炭”公司前身为“远东煤炭”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32年,是远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采矿企业之一,主要开发阿穆尔州“莱其哈”煤田,1977年曾创下年采煤1400万吨的惊人记录。2002年初“远东煤炭”开始私有化。2004年,“俄罗斯煤炭”通过子公司“阿穆尔煤炭”以1.8亿卢布收购“远东煤炭”全部股份。
(五)“艾莱尔”股份有限公司(ООО СП Эрэл)
俄韩合资企业“艾莱尔”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后一家进入远东200强的煤炭企业。公司2006年营业额94亿卢布,在远东200强中排名第174位。
1993年,根据萨哈共和国总统尼古拉耶夫的命令,雅库特煤炭公司和韩国LG公司合资成立了艾莱尔公司。其中“雅库特煤炭”占股58.9%,LG占股34.2%,萨哈共和国资产关系部占股5.9%。
自1995年“艾莱尔”相继开始开采“楚尔马堪”煤田的“煤炭”、“伊纳格拉”、“东方”等区块。目前公司拥有煤炭储备约2000万吨,年采煤能力60万吨,出产煤炭中70%用于出口。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