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春秋铸就丰碑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

——西北矿冶研究院建院40年发展巡礼

2012年06月28日 14:51 85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深化改革
  科研成果进军市场
  伴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潮,1987年,西北矿冶研究院作为有色总公司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进入白银公司。1990年,不断深化改革的西北矿冶研究院将各主体研究科室推向一线,逐步实行科室经营承包体制,加强了科技产品的开发与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了以生产选矿药剂、稀贵金属回收利用、精细化工产品、自动化仪表、凿岩钎具等为主的科技产品试制生产装置。1994年,全院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质量创新,在全院推行“以资产为纽带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大技术与产品的市场应用推广。通过市场化的运营实践,逐步形成了西北矿冶研究院改革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商品化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新产品、新材料的产业化开发为依托,以生产经营求效益,把西北矿冶研究院建设成为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主,化工材料为辅,集科研开发、设计咨询与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1999年,西北矿冶研究院由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00年,西北矿冶研究院完成了企业法人登记注册,实质性地转变成为科技型企业。由于推行了一系列适应市场要求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西北矿冶研究院各专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成果奖励57项。获奖专业涉及采矿、选矿、冶金、设备自动化、新药剂、新凿具、物质组成、理化分析方法、环境保护等技术领域,获奖项目涉及的地域和大中型企业有甘肃省的白银公司、金川公司,青海省的西部矿业公司以及内蒙、新疆、四川、湖南、福建、湖北、安徽、陕西、山东等省区内的有色金属企业,为西部有色工业崛起和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此期间,西北矿冶研究院科技成果突出、科技转化成效明显,先后研发了30余种产品,其中有5种获得国家级新产品。开发试制并投放市场、服务用户的主要产品系列有:11个品种200多个规格、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件的“西星”牌钎具系列产品,以J-622捕收剂起泡剂、29号调整剂、D捕收剂系列等为代表的选矿药剂产品,以VS系列耐磨涂料、CP-3有机洗涤助剂、纺织浆料为代表的化工产品,以WG-1000型定量加液控制仪、SXQ-Ⅰ型竖井提升指令数控电子仪、BFM-102型密度计为代表的机电产品。这些科技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西北矿冶院的科技研发和生产经营注入了强有力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发展
  研发水平迈上台阶
  2002年至2012年,是西北矿冶研究院科研开发氛围好、科技成果多、科研人员积极性高的10年。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对企业的技术支撑,白银有色集团积极开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西北矿冶院于2000年被甘肃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1年至2003年期间,白银公司将公司研究所、白银有色建筑设计院整体并入西北矿冶研究院,共同承担白银公司技术中心职责。经过近8年的建设,西北矿冶院作为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具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能力与条件,经申请于2008年9月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同年 12月25日,被甘肃省科技厅、财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10年来,在各级领导、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西北矿冶研究院共承担科研项目1625项,承担白银有色集团科研项目363项。各专业获国家及各级政府,协会科技成果奖励表彰共28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国家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8项,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9项,其他市级等科技成果奖8项。
  ——由西北矿冶研究院、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柴达木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形成了具有柴达木循环经济特色的难处理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积极助推白银有色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面向全球开拓资源。2010年,在白银有色集团实施的南美洲秘鲁项目中,西北矿冶研究院充分发挥专业与技术优势,先后多次派出技术团队远赴秘鲁,开展试验研究,为白银有色集团迈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关键的第一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一项目的实施,也使白银有色集团在海外控制了铜资源金属量400多万吨。在白银有色集团登陆非洲并购南非第一黄金公司的前期,西北矿冶研究院积极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团队,出色地完成了项目的基础技术经济研究和论证任务,确保白银有色集团拥有了实际意义上的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同时,西北矿冶研究院还为白银有色集团在新疆、内蒙、西藏、陕西等省、自治区开拓资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2008年汶川地震后,根据灾后重建的总体要求,西北矿冶研究院对白银有色集团厂坝矿采选矿系统进行了灾后重建设计,2009年矿山生产规模达到150万吨。工程设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先进、高效、大型设备及先进的自控技术,彻底改变了厂坝选矿系统现场工艺装备水平,工艺技术指标再次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全国目前最大的单系列铅锌选矿生产线,该工程已成为白银有色集团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科研攻关,是西北矿冶院重点工作之一。2009年该院与西北铅锌冶炼厂联合开展的“镍钴渣无废自循环及有价金属高效富集回收利用工艺”,将西北铅锌冶炼厂镍钴渣中锌的直收率由60%提高到95%以上,基本上达到了有价金属元素的“吃干榨净”,实现了无害化清洁生产。目前,该工艺已在甘肃、青海、内蒙的多个湿法炼锌企业得到应用。同时,作为该项新技术配套的锌钴活化剂2011年以来已为矿冶院产生了5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湿法炼锌铅银渣酸化焙烧浸出提银工艺”技术研究工艺于2010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白银有色集团棚户区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西北矿冶研究院承担这一民生工程规划、设计任务后,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为设计目标,通过实地踏勘、精心设计、仔细核算,全面完成了建筑总面积为845089平方米,规划安置户数共计10552套,总投资205649万元的棚户区设计规划任务,为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服务白银有色集团的同时,西北矿冶研究院积极实施对外合作,拓展技术服务。获得2009年度甘肃省冶金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新型高效低毒螯合捕收剂绿色合成技术研究,设计并合成了六种“NS”螯合型系列高效低毒非离子捕收剂产品。新药剂在众多选矿厂得到推广应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903.40万元,利润680万元。获得2010年度甘肃省冶金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锡铁山铅锌矿稀有及贵金属综合回收技术研究,使含金硫精矿实验室浸出率大于70%,含金硫精矿烧渣实验室浸出率大于70%,并获得了可销售的商品级铁精矿,锌精矿生物冶金锗、铟实验室回收率为70%,镓、镉实验室回收率60%,目前已实现了产业化,经济效益显着。内蒙古东升庙铅锌矿安全采矿新技术试验研究,成功将矿山产能由20万吨/年提升至80万吨/年;对关联空区进行了有效处理,成功回收矿柱矿量80万吨以上,为企业创造价值达5亿元;试验成功的井下中深孔、深孔联合爆破回收矿柱技术在白银集团厂坝铅锌矿、新疆白山泉铁矿、肃北七角井铁矿等矿山得到成功推广应用,取得显着社会经济效益,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此外,西北矿冶研究院近年来先后完成了高原铅锌矿高效选矿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项目、锡铁山铅锌矿深部矿石及各采点矿石配比选矿试验研究、新型聚合物耐磨涂层材料、锡铁山铅锌矿浮选新工艺新药剂的研究、多功能低毒环保型捕收剂研制及生产、新型尾砂胶结材料及其在矿山充填中的应用、A系列硫化铜镍矿高效浮选药剂的合成技术与应用项目……这一系列项目均得到工业化应用,并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历经市场的洗礼,西北矿冶研究院一项项成就如压枝的硕果琳琅满目,自身也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2011年,西北矿冶研究院实现综合收入11266万元,院级综合经营结余3946万元。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