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主权争端引发矿产资源猜想
2012年06月20日 7:26 1552次浏览 来源: 北京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南海的主权争端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南海的矿产资源前景到底如何,也是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不久前,由中国科协等单位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第15期《说资源、话南海》,国内权威科学家向公众解读了有关这方面的情况。
油气储量南部比北部多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主任方念乔教授介绍说,目前世界上深水油气的开采主要是在大西洋两岸进行,这是因为它的生成发育特点适合油气生成储存。而南海正是一个大西洋式的小洋盆,虽然还有很多勘探工作有待继续进行,但一般都认为,南海的油气储量前景非常好,也有人称之为“第二个中东”。它的浅水地区应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深水、半深水地区也有丰富的天然气,目前的打钻勘测也说明了这一点。
需要指出的是,南海南部的油气比北部的油气要发育,资源储量大约相当于北部的3至4倍。虽然北部不少盆地目前石油开发工作做得也很好,但是比起南沙附近的曾母盆地、万安盆地等这一系列盆地来说还差不少。南部有不同时代、不同性质构造单元的叠加,构造更为复杂,更有利于生油。南海南部的珊瑚礁等比北部发达,气候更加温暖,碳酸盐、石灰岩孔隙比较多,也是很好的油气储层。
可燃冰储量需要进一步勘测
可燃冰的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水和甲烷共同组成的像冰一样的东西,是未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重要能源储备。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洪涛教授介绍说,从理论上推断,我们国家全海域可燃冰资源量大约相当于690亿吨油当量,其中南海占大部分。我们在南海发现了很多可燃冰存在的生物证据,并在2007年进行了打钻勘探,最后在水深一千多米处打到了天然气水合物,区域是15平方公里,质和量都非常优越。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南海是存在可燃冰的,但是有多少,赋存状态如何,目前尚不知道。特别是可燃冰开采以后引起的环境变化,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今年我们的“海洋6号”调查船将要出海,再次对这个海域进行精确测量,如果结果好的话,明年将再次开钻以获取新的可燃冰实物样品,并在这个基础上求得储量。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