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铅超标”螺旋藻

2012年06月13日 16:26 537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大污染事件报道


  近三个月,螺旋藻可谓“出尽风头”。
  2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地方监管部门下发通知,通报检出铅、砷超标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产企业名单,多家保健功能食品企业旗下的螺旋藻产品被检出重金属铅含量严重超标。
  一天之内,事件发生了突变。3月30日凌晨,国家食药监局对外公布“最新”抽检结果显示,原“黑名单”上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产企业除1家外“均合格”。
  4月10日,在外界质疑声四起时,国家食药监局回应,2月29日通知所涉及的13个产品是“监测”发现的“可疑产品”。而3月30日,公布的则是“监督检查”的结果。
  一时间,螺旋藻“铅超标”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新公布的检测报告没有得到大众的信赖,“铅超标”让消费者心存疑虑且影响到国内螺旋藻企业的信用危机……那么,真实情况如何?现行国家标准是怎样制定的?螺旋藻本身是否铅超标?螺旋藻产业又该何去何从?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国内权威藻类学研究专家,从科学角度对螺旋藻中的铅进行解读。
  回顾历史:2.0mg/kg的铅含量标准制定符合国情3月30日凌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发布的声明中称:以藻类为唯一原料辅以少量辅料组方的产品,铅指标限量为2.0mg/kg。按照这一检测标准,之前涉嫌“重金属铅含量超标”的几大螺旋藻品牌“均合格”。
  记者了解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1997)中明确规定,保健食品铅的限量为一般产品铅含量≤0.5mg/kg,以藻类和茶类为原料的固体饮料和胶囊产品铅含量≤2.0mg/kg(ppm)。
  国家对螺旋藻中铅含量的标准是如何界定的呢?记者联系了曾参与制定该项国标的专家。
  199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永定、沈银武向原国家科委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村处处长、时任螺旋藻产业协会主任李定梅,建议起草制定国家食用级和饲用级螺旋藻标准。为此,由原国家科委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牵头向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1995年该申请获批,国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螺旋藻企业等多家单位参与了螺旋藻国家标准的制定。
  沈银武向记者回顾说,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分析工作后,1996年底,相关专家与螺旋藻企业近90个单位齐聚北京对此标准进行研究、讨论,经过认真、严格的讨论后,最终于1997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1998年该标准正式发布。
  曾任深圳蓝藻生物公司总经理的温永煌也了解这一段历史。
  温永煌表示,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相关安全性资料、国际和国内企业的标准,并多次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印度专家进行合作交流,得到了国外专家的技术支持。
  “该标准体现了科学性和前瞻性,制定之初就把安全性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其次是普用性和国际性。”温永煌表示,“这个标准是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较先进的国际水准,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这也是我国近30年来,螺旋藻产业之所以能得到发展,开始以出口产品为主,再面向国内,获得国内外市场认可的重要原因。”
  比较:螺旋藻“现行”国标严于国际标准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学成也表示,当时标准的制定参照国外不同国家1mg/kg~5mg/kg不等的标准,针对我国水源铅含量和水质现状,最后确定为2mg/kg的标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这属于“中上等”水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上也指出,我国螺旋藻检测标准优于欧盟,按剂量服用螺旋藻不会对人体产生铅危害。据介绍,欧盟现行标准为3mg/kg,印度国家标准为2.5mg/kg,联合国卫生组织执行标准为3.0mg/kg,非洲乍得为3.7mg/kg,日本没有具体铅含量标准,但在金属总含量上明确为不超过20mg/kg。而更为普遍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执行的都是企业、行业内部标准。
  江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员缪坚人坦率地对记者说:“我们的藻粉大多数出口美国、日本等,经国外检测都是达标的,在国内却出现了"不达标"的说法。这是说不通的。”
  温永煌表示,当初这一标准的制定,适应了市场与科学发展的需要,对推动螺旋藻产业迅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也是在国际上进行公平贸易的标准。“更重要的、最根本的目标是企业家对消费者安全的保证。”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