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收藏中高档次升值潜力大

2012年06月13日 10:7 48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珠宝一方面让人赏心悦目;另一方面,珠宝与黄金一样,具有稀缺性,保值价值高,升值潜力大;珠宝在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可以变现,成为“通货”;收藏珠宝,也成为投资有道的代名词。
  在购买珠宝的时候,应该首先明确是用来佩戴还是用来收藏的。如果以收藏为主要目的,则要注意在市场流通的珠宝中,只有不到1%属于可被长线收藏的产品。
  近年,珠宝收藏热悄然兴起;国际拍卖场上,彩色宝石争奇斗艳,屡次刷新历史新高;而在内地市场中,碧玺、祖母绿等新奇珠宝受到了众多普通藏家的追捧。然而,不少珠宝爱好者仍停留在“菜鸟”阶段,经常混淆相关概念,突出表现有如下三条。
  收藏级与消费级珠宝:具有增值潜力者不足1%
  看多了香港的珠宝拍卖会,充斥着几百万、几千万元港币成交的高档货,我们时常产生错觉:所有的珠宝都有收藏价值;其实不然,市场流通珠宝中,只有不到1%属于可被长线收藏的产品。收藏级珠宝与消费级珠宝,有着本质的价值差别,后者的价值侧重于佩戴,无法长线增值与保值。
  整体来看,中高档次的珠宝才可能具备收藏价值。分类来看,对于钻石,1克拉以上重量、H以上级别颜色的产品才具备收藏价值。对于翡翠来说,豆种、冰种、玻璃种、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产品才有收藏价值。而对于红蓝宝石,2克拉以上重量、裂纹少、颜色纯净、黑色素少者,才具备收藏价值。对于玉石,山料玉石一般不具收藏价值,籽料质地、瑕疵少、透明度高的,才有收藏价值。
  珠宝工艺与珠宝原石:行家多藏原石
  不可否认,高超的工艺技巧能使珠宝熠熠生辉,百年字号的名牌企业能通过加工打磨让珠宝身价倍增。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内地藏家来说,珠宝收藏却应是一个更加务实的概念,加注了过多加工价值的珠宝,投资性价比并不高。
  对于名牌珠宝来说,除了少数的限量级产品,多数产品的价值也就在于佩戴,而没有长线增值的空间。
  为此,行业多藏珠宝原石,裸钻、包皮的和田玉、翡翠半成品,不一而足;他们多从原产地、矿山中直接买进,既砍掉了中间环节的利润,也省去了工艺附加价值。
  对于菜鸟来说,如果买珠宝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投资理财,可以效仿该做法。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