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时代 电缆行业或掀起“重组风潮”

2012年06月08日 13:55 70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中国电力报《圆桌论坛》邀请了青岛汉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和郑州电缆有限公司的三位老总在电缆行业低迷境况下采取积极应对的策略进行了畅谈。
  “电缆行业的利润在2%~3%之间,稍有不慎就会亏本。这个利润也是正常范围之内,任何商品都不会一直处于暴利时代。”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凯接受采访时说,电缆行业正处于微利时代,要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电缆企业要做好以下三方面:一是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是采取偷工减料;二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三是加强营销,依靠品牌优势拓展市场,向规模要效益。

  行业集中度不高
  “从当今整个电缆行业发展水平来看,存在行业集中度低、技术力量分散、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供过于求的问题。”张华凯接受《电气周刊》采访时表示,全国电缆行业只有极少数企业年销售额能达到20亿元以上,极少数企业的品牌能在国际上获得认可或具有较高知名度。
  由于电缆产业集中度很低,“小而全”的企业居多,规模经济较差,但对地方经济却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当一些企业的资质或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也将影响使用者对国产电缆的忠诚度。
  我国电缆行业集中化程度远远低于国外同行业,产业走向集中的过程中,优势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显露出来,同时收购兼并的案例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频繁发生,这是行业内普遍的共识。
  与美国3大生产商占电缆市场份额的54%,日本7家占86%,英国12家占95%相比,我国目前仅有大型电缆企业19家,这19家大型企业还不到10%的市场份额。
  欧美电缆产业格局相对较稳,大型电缆企业只有10多家,屈指可数,但却占欧美市场份额的60%左右。“我国电缆行业内大小企业已过万,产能超过10000亿。”张华凯告诉《电气周刊》,排在前20名企业的生产量还不到10%,电缆行业集中度不高。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落实,经济政策偏于稳步、有序,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内部的整顿大势所趋,这必然会导致收购、兼并和产业重组。目前电缆行业已经出现了一些并购重组的案例,未来随着产业逐渐走向集中,并购重组的现象会有增多的可能。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