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豫金三角示范区获批 利好有色行业
2012年05月30日 11:29 7373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重点新闻
近日,陕西省发改委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设立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称“金三角示范区”)。
按照批复内容,金三角示范区地跨三省且囊括临汾、运城、三门峡和渭南四市,设定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我们期待能够实现3+1效应。” 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陆世生期待,地处中原经济区、关天经济区和山西综改区之间的金三角示范区,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发展诉求强烈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面积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00万,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集散和通道能力。
金三角示范区动议于2008年。
2008年4月,晋陕豫三省召开了“争取建设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第一次联席会议”,并于当年7月联合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关于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设立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请示》。
事实上,由于地理区位毗邻,渭南、运城、三门峡三市在此之前已经有很长的合作经历。早在1986年,三市便成立了经济协作区,并开展了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产业合作。但即便如此,三市仍日益感到在经济地位上逐渐边缘化。
晋陕豫已经各自拥有定位不同的国家级经济区,包括关天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山西综改区等。但金三角四市却在这种规划布局中,感受到了危机。比如,河南此前规划的中原城市群,基本是围绕郑州展开,位置较远的三门峡市便不在规划范围之列。
“这些区域规划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市,比如郑州、太原、西安,但我们这几个城市离这些中心城市都比较远,处于相对比较边缘的位置。”前述三门峡发改委人士表示。
地处相对边缘的位置,四个城市的发展也相对落后。
截至2011年,四个城市的GDP均刚刚突破1000亿,而毗邻的中心城市西安和郑州的GDP已经分别接近4000亿和5000亿。地处边缘、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四个城市选择了“抱团取暖”的方式。
在区域协作的过程中,四个城市在旅游文化等方面开展了合作,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产业项目等建设方面,行政区划方面的障碍开始凸显。
“之前我们建跨省大桥,各省都要走各自的审批程序,过程很漫长。”三门峡发改委人士表示,“国家层面的规划则有可能帮我们克服这种瓶颈。”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