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清资源家底 规划矿山布局
——重庆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纪略
2012年05月24日 9:39 4369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重点新闻
重庆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进度快,质量好,目前有10个矿种参加省级汇总成果评审验收,其中8个获得优秀;全国项目办统计显示,重庆储量核查工作优秀率达88.9%,名列全国前茅。
优质的背后是什么?承担调查任务的牵头单位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负责人说,工作一开始,重庆市国土房管局领导就提出要求:创新思路,攻坚克难。
四项措施,有效推进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重庆市开展了煤炭、铁、铝土矿、钼、锰、铅、锌、硫铁矿、磷、萤石、重晶石等11个国家规定矿种和毒重石、锶(天青石)、岩盐、地热水4个重庆特有矿种(类)的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重庆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低,赋存条件复杂,给调查工作带来了难度。如何有效推进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确保调查成果质量呢?该市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用行政力量推动调查工作。重庆国土房管局局长张定宇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党组书记辛世杰亲自动员部署,明确调查工作由勘查储量处主管,并委托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为项目牵头单位。为确保调查工作质量,精选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205地质队,107地质队、南江水文地质队、607地质队和重庆136地质队等6家具有甲级资质的地勘单位参与这项工作。调查单位抽调技术骨干,聘请勘查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进行“传帮带”。同时,成立了10名核心专家为主的40人专家队伍,建立协调机制和项目质量监督体系,实行信息通报、工期倒排和进度周报制度,加强质量控制和综合检查,明确队长、总工、总工办主任分别为本单位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总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项目工作联系人。市局及有关处室加强督促检查,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争取市级财政2900多万元经费支持。
二是构建高效运作的管理体系。由市国土房管局统一管理,市财政出资,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组建项目组,各区县配合,各级部门和各单位通力合作,运作畅通、高效,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
三是吃透技术要求,统一技术标准。这次调查,特别强调建立核查数据库。为此,该市一方面引进100多名地理信息专业大学毕业生,一方面邀请全国项目办的专家到现场办班、指导,对2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项目办工作人员深入各队,跟踪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是出台适合重庆矿产资源调查的技术文件,确保核查按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如:制定《重庆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补充要求》,报全国项目办同意后执行。
摸清资源家底,开发利用有了科学依据
核查结果表明,重庆市铝土矿、盐矿和钼矿的资源增长量最大,相当于各发现一个大型矿床。其中,铝土矿资源量增加5175.9万吨,保有资源储量增加4472.9万吨;盐矿资源储量增加25.29亿吨,保有资源储量增加31.28亿吨;钼矿原无上表矿区,核查后增加3处,资源储量增加11.33万吨。
由于新增原未上表矿区及原上表矿区存在错、重、漏、更新不及时等原因,经核查,查明资源储量增加的还有铁矿、铅矿、锌矿、锶矿、普通萤石、重晶石、毒重石等。其中,铁矿资源储量增加794.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增加1151.9万吨;铅矿资源储量增加1.17万吨(金属),保有资源储量增加9691吨(金属);锌矿资源储量增加8757吨,保有资源储量增加2747吨;锶矿资源储量增加520.1万吨(矿物),保有资源储量增加140.3万吨(矿物)。
煤矿和磷矿资源量减少量较大,煤矿资源储量减少1.95亿吨,减少4.39%;保有资源储量减少4.07亿吨,减少11.17%。磷矿资源量和保有资源量均减少483.2万吨,均减少100%。资源量减少的还有锰矿、硫铁矿等。其中,锰矿保有资源储量减少3.07%;硫铁矿资源储量减少11.82%,保有资源储量减少16.78%。
核查显示,现有14个小型地热水资源矿区,可采量为124.11万立方米/日,批准开采量为6.048万立方米/日,实际开采量为7.429万立方米/日,总体来说保障程度较高,排除天然温泉和煤洞排水等因素,各核查矿区未出现实际用量超过批准开采量的情况。
这次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共提交15个单矿种市级汇总报告和4个煤炭矿区报告,398份资源储量核查报告及数据库,5500张各类数据,10000余份各类统计表格,建立起成果数据库,包含核查区数据库和汇总数据库,构筑起扎实的储量管理平台,为矿业管理、科学研究、企业运作、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分析资源保障能力,提出资源勘查开发建议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亿元铝产业链、千亿元铁产业链”的战略部署和重庆铝土矿、铁矿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建议进一步搞好铁铝整装勘查,部署17个铝土矿勘查工作区。结合全市铝土矿资源分布情况及开发利用分布特征,以矿产后续加工产业为依托,构建重庆“一大二小”铝土矿产业经济发展格局,将已有3个铝土矿选冶氧化铝基地进行升级扩产和建立2个经济发展区、1个经济发展远景区。
针对铁矿资源保障能力低,开发利用规模小,产业布局较分散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铁矿整装勘查,力争资源总量达到6亿吨以上,提高资源保障能力;重点建设綦江、巫山两大铁矿生产基地,力争10年内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以上,提高重庆市铁矿自给能力。
锶矿是该市特色矿产,已在4个矿区设置12个采矿权。针对锶矿资源和产业现状,提出逐步缩减开采量,提高矿石利用率;加大接替资源勘查力度,力争实现找矿新突破;正确处理锶矿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锶矿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双赢;调整产业结构,从以生产碳酸锶为主转向生产高纯度的硝酸锶、氯化锶、氢氧化锶等多种锶盐系列产品发展。
该市铅锌矿有9个有效采矿权,静态平均服务年限20年。通过5个B级预测区进行地质勘查,预测总量150万吨,建议进一步勘查;划分3个开发利用区,建立3个铅锌矿采选经济发展区。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世界温泉之都”战略,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丰富温泉文化;坚持开发一热多用和梯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及利用效率,延长温泉产业链,做大做强温泉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重庆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是,全市共有966个采矿权,占用保有资源储量总量的73.4%,静态平均保障年限为12年。这次调查,对各煤田的勘查、开发提出了合理化布局建议。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