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资源战略 铜陵积极打造有色产业链

2012年05月23日 12:32 72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内容摘要:“我们将大力加强上游,提高资源的掌控能力,朝国际著名的资源公司目标迈进。 ”铜陵有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詹德光介绍,根据集团既定战略,一方面,通过加强现有矿山的深边部找矿、整合周边及省内有色矿产资源、加快国内有色矿产资源开发、参与国家和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的合作等方式,建立公司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及原料供应基地,形成地质找矿、风险勘查、矿权收购、新矿山开发、生产矿山重组、厂矿合作等多层面动态推进的资源产业体系。到2015年,保有有色矿产资源(折合铜量)将超过2000万吨。另一方面,加快矿山建设,通过加快建设新矿山和稳定现有矿山生产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公司国内矿山年产铜料比“十一五”末提高40%。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国内铜业公司业绩普遍下降。作为我国重要的铜工业基地,铜陵有色集团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困难,前4个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2%。然而,铜陵有色咬定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从“铜矿采选—精铜冶炼—铜材加工”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入手,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抵御行业波动和经济周期变化的能力。
  5月13日到14日,记者来到铜陵有色集团,了解到该公司正着力实施应对困局的举措,各项改造升级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为新一轮发展打造强劲“动力源”。
  “对冶金企业来说,资源是产业链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资源优势,必然受制于人。 ”铜陵有色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胡国斌说,由于铜资源的稀缺性和中国对铜资源的强劲需求,铜产业链上的利润主要集中于上游的铜矿采选业,这也决定了资源战略是公司的首选战略。
  据介绍,目前铜陵有色每年自产铜量为5万吨,95%的需求量要通过进口解决,铜精矿自给率偏低一直是制约该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十一五”以来,铜陵有色加速“大有色”的发展进程,积极实施资源战略,在国内外整合收购资源,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同时主业向铜、铅、锌等多金属方向拓展,在省内收购重组了池州黄山岭铅锌矿、安庆月山铜矿、铜陵黄狮涝金矿,并取得了庐江沙溪铜矿、铜山石灰石等一批矿权。在国内其他省份,控股了江苏仙人桥矿业公司、赤峰国维矿业公司,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取得了若干个探矿权。“走出去”战略也取得积极进展,海外控参股企业达到6家。至“十一五”末,共保有有色矿产资源(折合铜量)1063万吨。
  “我们将大力加强上游,提高资源的掌控能力,朝国际著名的资源公司目标迈进。 ”铜陵有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詹德光介绍,根据集团既定战略,一方面,通过加强现有矿山的深边部找矿、整合周边及省内有色矿产资源、加快国内有色矿产资源开发、参与国家和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的合作等方式,建立公司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及原料供应基地,形成地质找矿、风险勘查、矿权收购、新矿山开发、生产矿山重组、厂矿合作等多层面动态推进的资源产业体系。到2015年,保有有色矿产资源(折合铜量)将超过2000万吨。另一方面,加快矿山建设,通过加快建设新矿山和稳定现有矿山生产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公司国内矿山年产铜料比“十一五”末提高40%。
  顺着铜陵市沿江公路,来到铜陵有色投资最大的铜冶炼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现场,引进国际一流技术的关键冶铜设备———“双闪”工程不日将投产,大部分土建工程已完成,设备及工艺管道安装正在进行。具有标志性的绿白相间的“双闪”塔楼已经建成,闪速熔炼炉及余热锅炉试水、试压完成,闪速吹炼炉及余热锅炉正在吹扫试水、试压。
  “我们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永久不锈钢阴极法电解、动力波洗涤两转两吸制酸等先进技术,着力打造‘工艺装备技术领先、营运管理成本最低’的世界级冶炼样板。”项目所在的金冠铜业分公司总经理周俊介绍,生产过程中硫总捕集率达99%以上,水循环利用率达97%以上,重金属排放为零,矿渣可做金属原料,是高效、节能、清洁、环保的新型项目,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悉,“双闪”项目投产后可年产电解铜40万吨、硫酸145万吨、黄金6.06吨、白银180.8吨,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
  冶炼是铜陵有色集团的核心业务,目前冶炼综合成本为国内同行业最低,保持着世界铜冶炼企业先进水平。 “在铜矿采选—精铜冶炼—铜材加工产业链上,冶炼和铜加工环节赚的是加工费,盈利水平与技术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而我们就要做行业的领跑者。”胡国斌说。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