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擦亮报社的牌子

——本报2012年全国记者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2012年05月17日 9:38 47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本报讯(记者李秋香)   “擦亮报社的牌子,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鼓与呼。”这是5月7日至9日在杭州召开的本报2012年全国记者工作会议上,本报社长兼总编辑张湘斌向本报广大记者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潘文举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华东铝业股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根旺在会上介绍了浙江华东铝业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江阴周庄金属交易所总裁杨铁龙简要介绍了江阴周庄金属交易所的历史沿革和进展情况。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有色报记者和新闻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潘文举在讲话中首先转达了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对大家的亲切问候,并肯定了报社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一年来,协会媒体、全体新闻工作者围绕大局、围绕中心任务,不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所发的评论员文章、为开展“绿色铝”宣传活动所进行的宣传报道受到业界的好评,宣传队伍起到了先锋队的作用,积极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成绩斐然。
  他说,新闻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大家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舆论引导与市场竞争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全力确保报道安全,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服务于行业,服务于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建设,以崭新、良好的姿态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这是协会对大家提出的殷切希望和要求。
  张湘斌在讲话中指出, 这次记者工作会议是有色报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召开是在全国文化思想宣传战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下、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在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报社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和有色行业职工对报社工作期望值更高的情况下召开的。
  他说,报社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协会的中心工作开展服务,各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报纸的出版和网络宣传从质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报社采编人员积极创新有色金属宣传工作,恢复了采编部门每周编前会制度,并实行重点企业联系人制度。在新闻报道中加强了深入报道组织与策划,围绕有色工业的大事、协会的重点工作,编发了多个重大专题报道。中国有色网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大力设计开发网络系统,合理配置业务项目,受到有色行业受众的好评。
  报社自创刊以来,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记者和通讯员,为了鼓舞士气、鼓励先进,报社提出,凡是用自己实际行动擦亮报社牌子的编辑、记者,不仅要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而且要给予重奖,从而激励更多的同志奋发向上。今后报社要在宣传工作中,抓学习,抓好队伍建设;加强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他强调,有色报27年的成长,离不开记者们多年的辛勤劳动和鼎力支持。如今,有色报老一代新闻工作者大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对于他们多年艰苦奋斗、勤奋工作,我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如今一大批新记者已走上宣传岗位,年轻的记者要继承和发扬有色报老同志艰苦奋斗、严于律己、勤于采访的优良传统,把报社的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鼓与呼!
  通过探讨与交流,与会记者认为,会议开得及时有效,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不辜负协会和报社的期望,继续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写出有深度、有份量的新闻,宣传行业、服务行业,为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有关领导向本报2010年、2011年优秀记者、先进记者和优秀记者站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