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工业减速 结构调整步入攻坚战

2012年05月10日 11:32 882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石化产业利润空间逐步收窄
  今年一季度,石化产业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增幅回落的态势,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4567亿元,增幅由去年12月份22.1%的年内新低继续回落至16%。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左右,略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其中炼油行业同比增长6%左右,化工行业同比增长13.3%。
  据统计,一季度石化产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原油加工量11491万吨,同比增长3.1%;成品油6915万吨,同比增长5.5%;乙烯392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合成树脂1253万吨,同比增长9.3%;合成橡胶96万吨,同比增长9.9%;化肥1734万吨,同比增长17.5%;农药84万吨,同比增长20.3%;轮胎19752万条,同比增长6.8%。
  今年以来,受能源等基础商品价格上涨和大部分石化产品价格下滑的双重挤压,石化产业效益大幅下滑。一季度石油产品价格指数为108.8,虽然上升幅度较大,但仍低于原油价格指数10个百分点以上,炼油行业继续处于亏损状态。受轻工、纺织等下游行业需求疲软影响,除高载能产品外,基础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价格整体下滑,重点监测的80种有机化工原料和30种合成材料中,2/3的产品价格降幅在10%左右。
  一季度石化产业利润空间逐步收窄,其中,炼油行业由去年同期盈利转为亏损,化工行业利润同比下降近30%。

  汽车产销负增长,全年预计与去年持平
  2012年一季度,汽车产销分别为478.42万辆和479.27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同),同比分别下降1.83%和3.40%。其中,乘用车产量377.12万辆,比同期增长1.10%;销量377.37万辆,比同期下降1.25%。商用车产销分别为101.31万辆和101.9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40%和10.60%。乘用车中轿车的产销分别为257.97万辆和256.12万辆,分别比同期下降0.05%和2.17%。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汽车销售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经销商的批发数据,批发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实际零售数量。
  据分析,一季度汽车工业出现下滑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经济增速下降导致汽车需求尤其是商用车增速大幅放缓;另一方面,汽车消费环境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有关人士指出,全年汽车产销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首先,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延续了去年以来回落的态势。
  其次,国内汽车消费环境长期积累的矛盾激化。近年来汽车爆发性增长带来的环保、交通拥堵、停车难等许多社会问题,都会影响到潜在消费者购车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各城市当前并未准备好迎接汽车社会的到来,城市对汽车管理趋于行政化,习惯用“限购”等行政手段。
  第三,汽车政策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今年国家将出台的乘用车第三阶段燃油限值标准、公务车采购细则、车船税减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重点产业布局调整规划、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等系列标准、规划和政策基本上以调结构为主要方向,着眼于我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问题,但对短期市场增长无明显影响。
  受上述经济形势、消费环境、政策出台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2012年我国汽车工业产销量将维持在去年全年水平。

[1] [2] [3]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