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供不应求 进口煤不合格问题愈益突出
2012年05月10日 9:57 3268次浏览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分类: 相关新闻
进口煤不合格问题愈益突出
日前,记者从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截至4月30日,宁波口岸今年共进口煤炭41批,货值16822.3万美元,检出不合格煤炭18批次,不合格货值9218.8万美元,批次、重量和金额的不合格率分别为50%、48.6%和58.6%,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1.5%、24.7%和42.6%。
据统计,宁波口岸自印度尼西亚共进口15批,检出不合格6批,不合格率40.0%;澳大利亚进口14批,检出不合格9批,不合格率64.3%,高于宁波口岸进口煤炭不合格检出率的平均水平;其它占比较低的煤炭输出国,如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等国,不合格检出率也较高。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根据不合格项目分类,重量方面主要因国内外水分检测值差异较大或者承运船舶航行途中排污较多,最终导致货物干态短重异常;品质方面主要集中在全水分、内水分、粒度、硫分以及发热量等指标不符合合同要求。
从原产国上看,澳大利亚煤炭全水分和粒度不合格情况较多;印度尼西亚煤炭内水分、粒度和发热量不合格情况较多;朝鲜煤炭水分、灰分不合格情况较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煤炭全水分、硫分等指标不合格情况较多。
采访中,记者从广西、广东、福建、河北、山东等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进口煤炭不合格情况在这些省均不同程度存在,在部分地区甚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记者从福建宁德检验检疫局获悉,该市进口煤炭不合格率连续三年超50%。
三大主因致不合格率偏高
据了解,我国进口煤炭集中于南部公海以及北方沿俄罗斯口岸。海运进口煤,东南沿海主要港口都有接卸,主要集中在广州港、宁波港、福州港等沿海港口,蒙古进口煤主要通过甘其毛都、策克、二连浩特等口岸入关,俄罗斯陆上进口煤主要通过满洲里口岸入关。目前,进口煤占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以及广西等五省区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16%。
业内人士指出,出口国状况不同、取样方法不一致、煤炭进出口合同对外约束力不够等都是导致进口煤炭不合格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其一,受出口国出口状况影响。以曹妃甸港为例,据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鲜是曹妃甸港进口煤炭主要来源国之一。近年来,朝鲜国内质量稳定的大矿出产资源有限,所出口无烟煤多为散矿拼凑,质次价廉,品质波动度大。2011年,曹妃甸港共进口朝鲜无烟煤7批次,其中6批次不合格,且均为多项指标不合格。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