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铜市场受到人为干扰
2012年05月08日 9:4 91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LME
国内外铜价倒挂,伦敦铜市场受到“人为干扰”,国内铜企业处境艰难,这个时候是主动出击,还是继续受制于人呢?国内铜冶炼企业给出了答案——主动出击。虽然,我们是铜的最大进口方,但是面对不合理价格,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出口表达对价格的话语权。
打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2月以来的走势图,呈现在眼前的是波澜不惊的走势,铜价基本维持在8000~8700美元/吨的区间内,但平稳的价格背后却暗流涌动——铜库存快速减少,铜库存注销仓单大幅上涨,LME现货铜价较三个月期铜价格升水飙升。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状况没有出现明显复苏,中国铜需求状况没有大幅好转的情况下,LME铜库存却出现了38%的降幅,上周五跌至230625吨,创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反映铜库存未来减少程度的注销仓单量则飙升至7.4万吨,占总库存水平的31.9%,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某大型贸易企业通过控制库存的手法,对LME铜市场形成了较大影响。日前,LME发布公告称,某大型机构控制了该交易所50%以上的铜库存。市场认为该机构是嘉能可,而近期也一直有传闻称嘉能可在市场中大量收购铜,对空头形成软逼仓。当然,且不说该机构是有意要对空头形成逼仓,人为制造的库存紧张状况,无疑令国际铜价对基本面的反映失真。
正常情况下,国内铜价与国际铜价的比值为7.4,而目前该比值已经跌至7左右。过高的国际铜价一方面使得国内企业套期保值面临风险,另一方面也使得铜矿的价格高企,令国际精铜矿依赖度较大的国内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在这种局面下,国内企业选择出口铜直接到LME市场上进行交割,表达出一种主动出击的态度。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铜企业出口铜到国际期货市场参与交割,有些许无奈,但是,从短期角度来看,这种主动出击也有其积极面,首先是反映出中国目前铜市场的基本面并不紧张;其次,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国际铜价格的形成中。国内铜企业将出口的消息也确实令LME铜价出现了下跌,且现货升水快速下降,并且提升了国内现货铜的升水状况。
不过,对企业而言,主动出击或许能获得更好的利润,但是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种主动出击效果则很难预见。“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进口国,现在流出去的铜,未来仍然有可能还要进口回来。”上海某期货公司高管指出,“目前国内外铜市场的现状固然有国际机构人为操纵的因素,我们自身的问题也需要正视。”
上述高管指出,去年底今年初,融资性铜进口量过大,使得国内铜生产企业如今面临销铜难的局面。如果我们的企业要真正不受制于人,那么对于这种融资性铜进口的控制力度应该加大。另外,国内铜市场其实完全可以仿效农产品市场,加大收储力度,在市场出现明显过剩的时候利用储备来调节供求状况。
责任编辑:Rober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