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质勘查“十二五”规划颁布
2012年04月27日 10:27 4782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从日前召开的“广东地学界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信息发布会”上获悉,《广东省地质勘查“十二五”规划》已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正式颁布。按照这个规划,“十二五”期,广东省地质勘查业将获得重大进展。
——全面提高基础地质调查水平。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实现全省覆盖;1∶5万区域地质调查,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和沿海岸陆域实现基本覆盖。
——矿产勘查新机制建立完善。地质找矿力争三年有重大进展、五年取得重大突破,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综合利用效益较为显著;矿业权市场要素及新机制不断完善,矿产勘查开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矿业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地质勘探及矿产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兴起,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实施重要矿产勘查、重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铀矿勘查和稀土勘查,提交重要矿种新发现矿产地77处,新增一批资源量(333+334):铅锌530万吨、铜262万吨、钨38万吨、锡40万吨、钼15万吨、金208吨、银13010吨、硫10000万吨,稀土氧化物若干万吨;新发现一批铀矿产地和提交一批大型稀土矿床等。
——地质环境工作进一步拓展,矿山地质环境明显改善,较好地发挥地质勘查对经济建设的基础作用。完成20个丘陵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详查,完成14个重要城市或地质灾害严重县(市)风险区划;完成10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建立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试点3处;完成3个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建立地下水动态自动化监测示范区2个,完成20个县(市)1∶1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化、社会化水平显著提高。地质科技重点项目得到推进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地勘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地质勘查队伍能力建设显著增强。
规划还确定了“十二五”广东省着力推进的9项地质勘查重点工程。其中在重点成矿区带地质找矿工程方面,主要围绕广东省3条国家级重点成矿带中的南岭成矿带粤北地区、武夷成矿带粤东地区、钦杭成矿带粤西地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整装勘查、重要矿产地评价以及重点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以《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为指导,以铜、铁、金、银为主攻矿种,兼顾铅、锌、钨、锡、钼等矿种,以寻找大中型矿床为目标,重点快速推进整装勘查项目,争取在2~3年内取得一批找矿重大成果。
据了解, 广东省地质局作为广东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主力军,近年来始终坚持地质找矿不放松,最近已先后在粤北南岭成矿带和粤西钦杭成矿带分别新发现两个大型以上规模的固体多金属矿床;目前,列入国家重点找矿项目的粤北雪山嶂整装勘查工作正在紧张地筹划中。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