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科学家与媒体对话 稀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2012年04月24日 10:32 620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第十四期2012年4月24日上午9:30—11:30,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主题为:稀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将围绕:稀土的基本常识、稀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稀土日常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稀土资源情况、当前公众关注的有关问题等展开对话。
时 间:2012年4月24日上午9:30—11:30
地 点:中国科技会堂B206会议室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科普部 中国科协调宣部
承办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 中国稀土学会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协办单位: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 中国科协网 中国数字科技馆
主 题:稀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邀请专家:
庄卫东 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授级高工
朱明刚 钢铁研究总院功能所磁性材料基础研究室主任, 教授,博导
张安文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工。
主持人:
张腾跃 CCTV10节目主持人
参加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大众科技报、北京日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北京科技报、新京报、京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技术市场报、中国妇女报、科学导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广播网、中国数字科技馆、《科技传播》杂志社、《科技与生活》杂志社、《科技导报》杂志社、《科普研究》编辑部、中国科协网、人民网、中国网。
会议议程:
9:30-9:40 主持人开场介绍专家,并引出本期话题
9:40-10:30 专家围绕本期主要话题进行介绍
10:30-11:25 专家与到场媒体互动
11:25-11:30 主持人总结
话题:
(一)稀土的基本常识;
(二)稀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稀土日常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
(四)稀土资源情况;
(五)当前公众关注的有关问题。
专家简介:
庄卫东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发光材料专家,教授高工,承担国家重大稀土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化分会委员;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编委;RARE METALS编委;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承担或完成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项、省部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其它纵向和横向协作项目10余项。发明了多种PDP荧光粉、LED荧光粉和稀土长时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提出了复合氧化物生成热和生成自由能的估算方法。
朱明刚 教授,博导。现任钢铁研究总院功能所磁性材料基础研究室主任,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稀土专项“十二五”规划编写组成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北京市、浙江省、湖南省、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物理学报》与“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备案审稿专家,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备案技术专家。2007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从事磁性与稀土磁性材料研究二十多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包括稀土永磁功能材料、结构和物性,稀土永磁功能材料及组件的环境稳定性理论,永磁功能材料的力学(耐冲击)、温度、耐蚀特性研究,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等。
张安文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 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稀土科研及管理工作,多次参与稀土产业及科技发展重大软课题编写工作。多次主持稀土科研、生产、涉及重大课题和专项工作。筹备建立了国家发改委立项的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并担任首任主任,参与组建和管理国内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内蒙古稀土集团并担任领导职务,组织和管理实施稀土院承担的国家“九五”、“十五”重大稀土科技攻关项目。作为科技部、内蒙古稀土专家多次参与国家及自治区重大稀土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鉴定工作。在中国稀土学会工作期间,多次组织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编写出版专项综合报告多篇,多次组织为各级政府编写咨询报告、规划、计划等。
主持人(冯殊):
尊敬的媒体朋友们,上几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已经见面了,今天很荣幸,上次与大家交流的是气象问题,这次的主题是“稀土和我们日常生活”。
这一期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协调宣部,承办单位是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协办单位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中国科协网、中国数字科技馆。 [09:32:04]
主持人:
今天的主题是稀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说到稀土,十年前大家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稀土是一族元素,现在稀土已经不仅是一个化学问题,甚至上升到贸易问题、国际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美国联合欧盟还有日本对我们进行起诉,当然也还想多方了解我们关于稀土的一些东西。4月8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成立,稀土在国际上成为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非常热点的话题,主要从稀土和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来介绍。 [09:35:09]
主持人: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很多的东西都和稀土有关系,但是稀土不像煤和石油属于高能耗的能源,它只用一点点,就像味精一样,用在生活当中,就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非常荣幸今天几位专家。首先介绍一下庄卫东先生,庄老师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发光材料的专家、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稀土专项“十二五”规划的编写组成员。庄老师是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委员,庄老师承担或完成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项,省部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其他纵向和横向项目的协作项目还有10余项,发明了多种PDP荧光粉、LED荧光粉、稀土长时发光材料及制备技术。央视春晚舞台上的LED效果都有庄老师的功劳。感谢庄卫东老师到来。 [09:37:22]
主持人:
接下来介绍的是朱明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功能所磁性材料基础研究室主任,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稀土专项“十二五”规划编写组成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物理学报》和《中国物理》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备案与审稿专家,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备案记录专家,2007年的时候,朱老师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从事磁性与稀土磁性材料研究二十多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科学工程,包括稀土永磁功能材料、结构和无形、稀土永磁功能材料及组件的环境稳定性理论、永磁功能材料的力学。欢迎朱老师。 [09:38:22]
主持人: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张安文张秘书长,他今天有双重身份,今天他也是讲述专家之一,另外他也是今天这个活动的专业主持人,有关稀土很专业方面的问题,串场一会儿都交给张安文老师,媒体提问的过程当中,大家有一些问题,也可以与他们三位专家交流。今天张安文老师也是专家之一,他是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稀土科研及管理工作、多次参与稀土产业及科技发展重大软课题编写工作。多次主持稀土科研、生产、涉及重大课题和专项工作。筹备建立了国家发改委立项的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并担任首任主任,参与组建和管理国内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内蒙古稀土集团并担任领导职务,组织和管理实施稀土院承担的国家“九五”、“十五”重大稀土科技攻关项目。作为科技部、内蒙古稀土专家多次参与国家及自治区重大稀土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鉴定工作。在中国稀土学会工作期间,多次组织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编写出版专项综合报告多篇,多次组织为各级政府编写咨询报告、规划、计划等。 [09:39:13]
主持人:
接下来论坛正式开始——稀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把时间先交给张安文老师,几位专家作完报告之后,大家可以自由提问。 [09:39:41]
张安文:
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好。今天我们三位专家,还有主持人冯殊先生,跟大家利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讨论一下稀土,稀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第一个议题就请庄卫东先生讲讲究竟什么是稀土,这个在过去还有一些不同认识,甚至还有一些误区。 [09:40:14]
庄卫东:
从我个人教研究生的经验来看,和稀土的工作密切相关,我侧重在稀土的应用,关于稀土本身物理化学的东西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深入地研究过,这方面北大有一个稀土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们在这方面做了很深入的工作,在世界上有很重要的影响。 [09:40:29]
庄卫东:
大家一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