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在艰难中结伴前行
2012年04月23日 8:50 11486次浏览 来源: 江西晨报 分类: 重点新闻
外贸经济三驾马车中的短板
“2011年江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势头良好,外贸出口跃居中部地区第一,突破200亿美元。”这个各大媒体对江西外贸出口的报道,江西外贸出口的成绩让其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而在引进外资方面,据江西省商务厅外国投资管理处数据显示,2010年江西利用外资突破50亿美元,达到51亿美元,增长26.77%,现汇进资继续保持中部地区第一位。2012年1月江西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5亿美元,同比增长6.1%。
“江西发展外贸经济,其中引进外资、外贸出口和‘走出去’成江西外贸经济的三驾马车,如今江西在引进外资和外贸出口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唯独‘走出去’暂时是短板,有色金属‘走出去’也是在艰难中前行。”麻智辉说道。要想调整优化我省外贸经济结构,做到外贸经济结构的平衡,必须想办法做好“走出去”工作。
江西有色产业在全国来说占有一席之地,江西铜业集团、江钨控股集团公司都是全国有名的有色企业。“从有色企业自身来说,可以做到江西最大,甚至全国最大,但是在世界上实力还是比较弱。江西有色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拓展市场,必须‘走出去’。”
此外,记者了解到,有色产业作为江西一个重头产业,它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色产业“走出去”效果好的话,必定带动其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这样,在国际有色舞台上,可以看到江西有色企业的品牌了,对塑造江西有色企业品牌说来,也是必经之路。
有实力的江西有色企业到海外投资有色金属资源,通过加大境外有色金属资源的投资,获得外国有色资源,不仅可以保障国内资源的供应,更可以获得较为便宜的有色矿产,降低成本。“从原材料成本降低的角度来说,有色产业‘走出去’也是有利于利润空间的增加。”麻智辉说道。
历经从“打工”到投资三阶段
记者了解到,其实江西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起步尚早。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秘书万祖华告诉记者:“有色地质勘查局大概在10年前就在陆续从事‘走出去’的工作。为了让走出去的步子更加稳妥,不论是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还是江铜集团、江钨集团,都基本上历经了三个阶段。
以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为例,为了摸清“走出去”工作的思路和了解国际社会矿业开发等情况,该局在早前组织开展了安哥拉、刚果(金)、津巴布韦、摩洛哥、马达加斯加、赞比亚、马里、尼日利亚、毛里塔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土耳其、缅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地质矿业考察,并承接了大量的海外地质项目,对“走出去”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从2004年至今,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承接的国外地质找矿项目数十项,完成的工作量超过5亿元人民币。2010年,该局自筹资金,实施开展了摩洛哥锆英砂矿的试采工作,取得了办理境外投资经营、国外公司注册、设备材料出入境、国外矿政管理、矿山生产组织管理、与矿山当地政府和居民关系协调和海滨砂矿生产技术等多方面的经验。
如果说实施境外地质矿业考察是该局“走出去”工作的尝试,那么2010年的摩洛哥之行则是为“走出去”工作开了个好头,同时也是该局从纯粹的“打工”性质转向寻求海外找矿基地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的转折点。随着矿业市场的升温和海外找矿优惠政策的实施,该局一方面加大国内地质勘查的工作力度,注重找矿效果,进军矿业开发,地勘矿业经济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速度,且在2010年突破亿元大关;另一方面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与澳大利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国家进行了实质性的商务洽谈,并达成了合作意向。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