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洺河铁矿倾力打造新型绿色矿山

2012年04月19日 14:37 41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企业舆情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武安市南洺河铁矿有限公司坚持以创建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生产标准化矿山为总体目标,通过抢抓机遇谋发展,明确目标抓落实,积极创建绿色环保节能型矿山,不但为自身赢得了发展机遇,扩大了矿山规模,在同行业中树立了榜样,同时在打造绿色、环保、节能、安全、标准化矿山的过程中,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三赢和统一。
  位于武安市磁山镇的武安市南洺河铁矿有限公司隶属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矿井地质储量3922万吨,地质品位48.25%,是目前武安市最大的矿山生产企业,邯郸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前身曾是民营非煤矿山生产企业的武安市南洺河铁矿有限公司,在实现向国有体制转轨的同时,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主基调,抢抓机遇谋发展,明确目标抓落实,全力建设绿色环保、节约型新矿山,走出了一条争创高效清洁型矿井的发展之路。如今,一座环保工程与矿山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新绿色型矿山,已然矗立在世人面前。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家矿山企业,从其发展历程中寻找其成为新型绿色矿山的关节点。
  关节点一:采用新工艺,尾砂充填实现绿色开采
  井下开采,对地质环境形成的最大危害是采空区塌陷而引起地表开裂下沉。对此,武安市南洺河铁矿有限公司积极采用新工艺——尾砂胶结式充填采矿法加以应对。
  尾砂胶结式充填是一种采用地面设置充填站,将尾砂、水泥、粉煤灰等物料进行搅拌,并把搅拌好的充填料浆由回风斜井充填管道自流进入采场的工艺方式。此新工艺,既可有效解决采空区塌陷引起的地表开裂下沉问题,保证安全开采,还可以实现全采全充不留永久支护矿柱,提高回采率,减少资源损失。
  于是,南洺河铁矿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设计研究院,联合完成了《南洺河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方案设计研究报告》,投巨资建设完成一座设计充填能力为50立方米/小时,可满足年产100万吨铁矿石生产需要的充填站,并投入使用。目前,该矿除已完成对井田范围5个小铁矿原来形成空场的充填工作外,还在当前实际生产中每月对新形成的采空区充填2万立方米,充填强度达到3兆帕以上的设计要求,完全满足现阶段生产需要。
  据统计,该矿实施充填采矿法后,铁矿石回采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以上,不仅消耗了本矿的尾砂,解决了采矿陷空区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危害,还对周边选厂的尾砂进行了消耗,减少了尾砂对环境的污染。
  关节点二:多措并举挖潜能,提升井下水资源利用率
  众所周知,井下开采会产生许多地下水,为不影响正常生产,通常采用水泵抽取排掉的做法加以解决。但在武安市南洺河铁矿有限公司,井下开采产生的水却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节能降耗,为公司带来新的效益。
  首先,该公司在井下0m水平开拓工作面、放矿口安装喷雾除尘装置,既利用了水资源,又保护井下职工的身体健康。
  其次,每当夏日来临,该公司充分利用夏季井水温度低这一特点,在办公楼、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内采用中央空调水冷制冷,为干部职工防暑降温。进入冬季,充分利用水资源热能,通过安装地源热泵取代锅炉,用于职工冬季取暖,节省了燃煤。
  再次,该公司在将部分井下水用于矿区绿化喷洒、职工生活用水等的同时,还投资200多万元建设职工洗浴中心,全部使用井下水供职工洗浴。
  该公司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
  关节点三:实施扩能技改,打响节能降耗攻坚战
  扩能技改是南洺河铁矿科学发展,建设绿色、和谐矿山的关节点之一,是矿山企业实现节能降耗的必由之路。
  该公司淘汰原有的高耗能设备,先后投资1000万元,选购先进的节能环保设备,实现节能增效,年可节约费用600余万元。同时,该公司将节能降耗贯穿到矿选厂从项目设计、设备选择到生产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里,噪音、废水、粉尘等在此滴“水”不漏,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节能环保的双赢。
  引进技术先进、高效节能的选矿设备是该公司矿选厂生产过程中推进节能环保工作而持守的坚定立场,为此,2YAH1536振动筛、5518湿式半自磨机、CTB1024磁选机等新型矿选设备应用到了生产的各个环节并发挥出应有的效能。高效浓缩机将磁选机排出的尾矿先后在浓缩池中沉淀,通过泵站将从尾矿中回收处理后的水输送回球磨车间再次使用,循环废水得到充分利用,且回收循环用水占处理矿石用水量的75%以上;矿选厂排出的废渣经压滤机压制成滤饼,通过运输皮带机直接送往井下充填站进行充填;生产线全部采用密闭式生产方式,降低了粉尘排放。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