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生产资料市场有望企稳回升
2012年04月06日 9:43 7536次浏览 来源: 中国工业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85万亿元
根据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调查资料,2月份制造业PMI为51.0%,较1月份回升0.5个百分点,较去年12月份回升0.7个百分点,呈现3个月连续回升之势;2月份非制造业PMI为48.4%,表明非制造业经营活动整体上呈现回落走势,但从结构上看,建筑业活动回升明显、房地产业也有所反弹。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走势均表明,尽管当前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仍处于回落态势,但二季度该趋势有望得到逆转。
据此判断,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达到25万亿元,同比增长11%左右;生产资料市场供需增速较目前将有所加快,价格水平也会出现小幅上升。
当前,生产资料市场运行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需求不足、价格不稳、效率不高。据此,宏观调控应着眼于结构调整和结构性减税等政策,稳定需求、稳定物价、提高效率。
第一,以保持市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力于稳定市场需求。在经济发展仍处在政策刺激下的增长转向内生性、自主增长过程中,保持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是保证转变成功的关键。而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生产资料市场需求趋缓尤其是生产性需求趋缓具有一定的趋势性和长期性。据此,在政策上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要保持投资的适度增长,稳定生产性需求;二是要通过财税政策推动分配改革,提高消费性需求。生产性和消费性需求的稳定增长,不仅将直接和间接地促进生产资料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避免经济拉动力断档。
第二,以促进市场平稳发展为目标,着力于稳定价格水平。当前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不稳,集中表现在各种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从稳定价格的角度出发,需要分类监控各类价格的成因和走势:一方面,从国内角度,对于黑色金属类生产资料,其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对于保持企业的活力和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从国际角度,应该警惕国际因素对我国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推动。当前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现象。今年前两个月,全球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重回50%以上,2月份为56.6%,环比上升4个百分点,达到最近五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第三,以提高流通效率为目标,着力于促进现代物流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要用高效率替代高速度,而目前经济运行的效率依然偏低,突出表现在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高、流通效率低。其中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超过了社会物流总额增速,1~2月,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社会物流总额增幅0.3个百分点,反映出流通效率低的问题亟待解决。而从目前来看,提高流通效率乃至经济效率的关键措施是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