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仓位泄漏 LME金属期货交易屡遭逼仓

2009年08月21日 9:43 1314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8月21日消息  由于自己不能完全掌握交易平台,国内企业在海外的交易通道,有的时候甚至就是交易对手,国内企业实在难言任何竞争优势。而国际投机基金正是抓住了中国企业海外交易的这些弱势,并利用国内企业的失误,赢取巨大利润,令国内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株冶抛锌被国外金融机构盯住逼仓
  株洲冶炼厂是我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1997年,株冶从事锌保值具体经办人员越权透支进行交易,出现亏损后没有及时汇报,结果继续在伦敦市场上抛出期锌合约,被国外金融机构盯住而发生逼仓,导致亏损越来越大。最后亏损实在无法隐瞒报告株冶时,已在LME卖出了45万吨锌,而当时株冶全年的总产量才仅为30万吨。
  为此国家出面从其它锌厂调集了部分锌进行交割试图减少损失,但是终因抛售量过大,为了履约只好高价买入合约平仓。从1997年初开始的六七个月中,伦敦锌价涨幅超过50%,而株冶最后集中性平仓的3天内亏损达到1亿多美元。


  国储铜遭遇LME多头围攻
  2005年10月,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惟一在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拥有下单资格的交易员刘其兵,对国际市场铜价看跌,打算利用卖出日与交割日的差价猛赚一笔,在LME下了卖出15—20万吨期铜空头单。不幸的是,这张空单被索罗斯、巴菲特等带领的国际基金立即盯上,他们不断大单买进将铜价推高,刘其兵由此面临四面楚歌,被曝失踪后,国际炒家继续兴风作浪。
  2005年11月18日,LME期铜猛蹿到每吨4243美元,国储中心已蒙受1.5亿美元浮亏。12月2日,LME期铜再创历史新高每吨4442美元,带动上海交易所0601合约上冲到每吨3.9万元人民币。据说,交割日(12月21日)前铜价可能被多头炒到每吨5000—6000美元区间,国储中心损失将高达2亿美元以上。
  以上的例子近些年来屡屡发生,大部分在海外参与期货交易的中国企业或多或少遭受到国际金融机构或者对冲基金围剿,出现亏损。
  综观上述两个亏损事件不难看出,问题其实出在这些企业在国际期货市场上过于高估自己的实力、不规范操作,对当地市场规则不熟悉,市场信息滞后等,让国际基金捕捉到投机机会。
  国际基金是怎样捕捉到中国企业的商业信息并联手“围剿”的呢?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