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金龙鱼玉米油被检出不合格

宁波未发现该批次问题油

2012年01月08日 13:39 278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企业舆情

  一批次金龙鱼玉米油不合格
  安徽工商局2011年12月27日在官网上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该次抽检食用油涉及7家生产厂家10组食用油。经检测,合格8组,不合格2组,合格率80%。检测项目为:转基因、色泽、烟点、苯并芘、酸价、黄曲霉毒素B1、溶剂残留量、过氧化值、农药残留、抗氧化剂、总砷、标签。其中一组被检出有问题,就是生产日期为2011年3月1日、由江苏益海(泰州)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5升装金龙鱼玉米油,主要不合格项目则为色泽和烟点。
  根据安徽当地消息,工商部门检测出问题油之后,第一时间向各地超市、卖场下发了问题油的下架通知。
  合肥媒体报道,金龙鱼食用油合肥经销商王先生表示,工商部门抽检的玉米油,出自一家小超市,据查,小超市因保管不善,使得玉米油长期暴晒在日光下,因而导致油质产生了变化。
  据了解,早在2004年,卫生部曾通报该年度植物油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情况,其中金龙鱼大豆色拉油就曾因酸价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而被卫生部责令收回。
  “被阳光晒变质”说法较牵强
  有消息引述业内人士的说法称,油料色泽变化常见原因大致有三种:其一是油料储存时间过长,其二是油料加工商脱色工艺达不到要求,其三则是加工或销售过程中掺杂了其他油类。
  至于所谓的烟点,就是油加热过程中,食用油冒黑烟时的温度。同批原料生产的油的烟点基本一致。烟点的高低主要与原料结构有关。一般来讲,原料差烟点低,原料不纯,有掺杂,烟点也会降低。油料专家解释,比如合格的食用油烟点应在300摄氏度,但质量不合格,烟点则可能降至270度就会冒黑烟了。“造成烟点和色泽不过关的原因,实在绝非紫外线长期照射这一单纯因素就能导致。”业内专家表示,食用油“被阳光晒变质”的说法略有些牵强。
  据了解,当地金龙鱼已将其他批号的产品送检,预计近日有望公布结果。
  宁波未售江苏益海产玉米油
  昨天,记者走访了欧尚超市海曙店、宁波三江超市体育场路店、天一乐购、家乐福等多家大型超市,均未发现江苏益海生产的金龙鱼产品。
  目前在柜台上出售的金龙鱼花生油分别为900毫升、1.8升、2.5升、4升、5升装,均是由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根据销售人员介绍,由于这类食用油销量不错,生产日期都比较新鲜,多是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生产。这些产品都提供有检测报告,超市方面也会严密监控,如有问题则会迅速下架。
  在乐购金龙鱼油专柜,一位自称金龙鱼油上海浦东厂直销员邱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刚刚接到通知,江苏益海产的金龙玉米油出了问题,目前这批次的油已经下架,宁波的超市一般销售上海浦东产的金龙鱼玉米油,目前为止未发生什么问题。”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