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天地宽
——铜陵有色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2009年08月13日 10:45 9474次浏览 来源: 铜陵有色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范锡生 王征社
(四)立足自主创新、变化研发方式。
自主创新是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经验之谈,也是未来“十一五”、“十二五”发展的方向的原则。与此同时,公司确定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巧借外脑、发展自我”的新方向。2008年以来,公司先后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江西某高校签订了《陶瓷过滤机整体结构优化及升级提高》、《除尘设备设计及产业化》等3项技术合作协议;与日本古河公司合作,共同研制单臂凿岩台车;以开发单项产品为契机,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为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负责人;力争通过以上合作,使新产品开发工作上规模、上台阶。
职工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为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科技开发工作中,2008年以来,公司先后在全体党员开展了“自主管理、挖潜降耗”活动,鼓励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将科技开发与建立节约型企业结合起来;5~10月份,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了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共收到合理化建议168条,其中有价值的建议144条,可为公司增加经济效益上百万元;在科技人员中,成立了8个QC小组;在全体团员中,开展了以“小发明、小改革、小创新”等为主题的“五小”活动,现正在稳步推进。
(五)坚持三个留人,营造创新环境。
新公司成立后,对科技人员,无论是原有人员还是新招人员,都一视同仁,坚持做到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公司原有一个大学生,学的是模具专业,在原铜都环保公司工作,一直感到没有用武之地,新公司成立后,该大学生想跳槽到外地,新公司领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其留下,并为其调整了工作岗位,使其专长得以发挥。事业是青年学子的人生舞台,也是其实现人生目标的平台。新公司有一大学生,学的是化工专业,公司先将其放在试验室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该青年不仅在技术上肯钻研,而且很有潜力,公司及时将其提拔到管理岗位。我们对研究生、大学生如此,对其他技术人员也是如此。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多人使用一台电脑,但技术人员人手一台电脑;最好的办公条件优先让技术人员使用;公司对于非铜陵籍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免费入住学生公寓外,严格执行控股公司制订的有关大学生津贴和补助,其余如工资待遇等一律靠前;竭力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营造一个安宁和谐的成才环境。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铜冠机械公司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企业重组整合、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截至10月底,共完成销售收入9220万元,净利润860万元,同比增长69%和31%;预计全年销售陶瓷过滤机将超过150台套,井下无轨设备将超过40台套,合同额预计将超过1.5亿元。
未来科技工作规划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科技工作既是一项造福社会的全新事业,又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细水长流的恒久工程。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主要应谋划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争取政策支持,加快发展步伐。
通过努力,既要争取省、市政府及控股公司在财政、税收、资金、信贷等方面的支持,还要继续寻找战略合作者,吸收合并同类企业,力争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做大做强。发展是企业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进步的不竭源泉。公司的目标是产值连连攀升,短期目标赶超10亿,远期目标争跃百亿。同时,职工收入稳步增长。通过加速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再通过科技进步,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吸引优秀人才,打造人才基地。
铜冠机械公司只有发展得更好更快,才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公司的科技队伍中。我们的目标是:每年从利润中拿出上百万元资金作为基础,争取在5年时间内建成控股公司乃至铜陵市的机械研发基地,进而成为控股公司机械专业人才的培育基地。
(三)科技工作良性循环,科技成果不断推出。
新公司成立后,通过控股公司的引导、协调,公司已同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冬瓜山铜矿等结成校企和矿企合作伙伴。公司想通过实践基地等形式,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在未来的协作中,推动科技工作良性循环。按照加强与院、企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新产品开发后,及时到有关厂矿验证验收的新思路。使铜冠机械公司的科技成果系列化、规模化、前沿化、国际化。
铜冠机械公司的发展壮大,验证了这样一个真理:人才是根本,科技是先锋,目标是旗帜,发展是关键。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那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回首往事,我们激情澎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今后我们将在控股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高举自主创新的大旗;以“铜冠制造、全球共享”为己任;秉承“科技引领、文化铸魂、务实诚信、合作共赢”的企业精神;在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