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矿山投资热潮降温
赚钱项目极少反成包袱
2011年12月07日 14:25 326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网民说是 作者: 南国早报
一方面,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矿产资源这一烫手山芋表现出“谨慎”甚至“避而不及”的态度,另一方面,曾经被企业追捧“求贷”的金融机构却一反常态,不仅参加本届矿业大会的数量和规模均要高于以往,而且他们还“高调”亮相,忙着给企业推荐项目,寻求合作。
这番“有趣”的一幕,正是记者在第十三届全国矿业大会上看到的。种种迹象表明,和金融危机以来相比,曾经趋之若鹜的中国企业涌向海外矿产投资热潮开始悄然降温,海外矿山投资热潮“拐点”开始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下半年全球矿业并购有所放缓,7月份交易金额和交易量环比分别下降32%和19%,8月份继续下降25%和7%。
在有色金属价值链上,利润最丰厚的一个环节无疑是位于上游的矿产资源。记者了解到,前几年,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铁矿石、煤炭等矿产资源价格一路飙升。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中国企业也掀开了海外投资热潮,在中铝、中色、中钢、中铁等央企开始“走出去”之后,民营企业也紧随其后,开始大批向国外矿山“进军”。但是,企业经历的惨痛教训也随之而来。作为国内最先走出去的央企之一,中国铝业于2007年3月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签署开发协议,承诺在当地开采铝土矿资源,并建设一家氧化铝厂,四年时间换来的却是巨额亏损……细数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矿产项目,“失意”的并非中铝一家,首钢秘鲁铁矿、中信集团西澳洲磁铁矿等都算不上成功。
很多参会矿业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都认为,在矿山资源海外投资上要“理性”,即使准备投资,也必须从企业自身资金、产业链条以及矿产资源所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劳工等多方面仔细评估一些新的矿产资源项目,再考虑投资的可行性。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