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签署天然气进口大单

2011年11月29日 9:8 337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倒逼定价机制改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我国天然气进口战略上取得成功的同时,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购买的进口天然气却要以政府定价在国内销售,将给天然气进口和销售企业造成成本重压。
  目前,我国天然气进口主要依靠西北陆上天然气管道输送和从海上通道进口船运LNG。从管道气来看,我国距中亚、俄罗斯等主要天然气资源地的距离要远于欧洲国家,距离更远意味着管输成本更高,在相同出厂价的情况下,天然气到达国内目标市场的成本要高于欧洲。
  从船运LNG来看,亚太地区LNG贸易价一直属于全球最高,这一价格今后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地区需求飞速增长的支撑。
  目前,我国进口天然气价格通常采取与原油或石油产品价格挂钩的方式,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规则协商谈判商定。但同时我国对国内陆上天然气出厂价格实施政府指导价,尽管2005年、2007年和2010年国家三次调整了天然气出厂基准价,但目前的价格水平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根据我国与中亚三国签署的天然气供应协议,管道气的到岸完税价在2.6元/立方米左右,而目前按照政府规定,国内管道气出厂价仅为1.15元/立方米,比进口气的价格低了不止一倍。这意味着,我国从中亚每进口1立方米的天然气,就至少要承受1元多的损失,每年进口8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需要承受的损失就会达到约1000亿元。
  有鉴于此,业内人士认为,要缓解上述压力,要从根本上解决天然气供需矛盾,理顺供需关系,天然气定价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 [2]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