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半年下跌超10% 国内降4%
2011年10月10日 9:29 2990次浏览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下调幅度是否足够
前述杨先生表示,从消费者角度看,300元/吨的降幅确实并不算很高。
记者查询到,辛塔、布伦特等原油产品在4月7日(上一轮发改委调整汽柴油零售价时)为120.48美元/桶、122.67美元/桶,而10月7日两种产品的报价为106.79美元/桶和105.88美元/桶,跌幅为11%和13%左右。而我国这一轮汽柴油零售价格下滑之后,汽柴油的降幅仅在3%到4%左右。降幅比例显然要低于国际原油在这6个月期间的降价幅度。
杨先生说,汽柴油零售价格的降幅,之所以要慢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整体降幅,主要是因为国内市场的定价机制问题。
发改委也表示,8月初以来由于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日益加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加之市场担忧欧美经济二次探底,国际市场油价震荡回落,“如果单纯从时点价格比较,国际市场油价从前期每桶120美元的高点回落至目前水平,下降幅度确实早就超过了4%,但从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看,有一个逐步回落的过程,近日才达到4%的调价边界条件,国家因此决定适当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
“定价机制也存在不合理性。”杨先生说,“如果跌幅大一点,消费者也愿意购买汽柴油,对企业来说未必是坏事。”
李宏和卓创资讯分析师刘锋也都认为,国家在确定调价幅度的时候,仍然会将两大石油公司的经济效益放在一定的位置上。“调价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是肯定的。但炼油企业的亏损局面暂时无法扭转。假设发改委对汽柴油的零售价格大幅下调,那么两大石油企业也会进一步收紧汽柴油的市场供应,反而会引发油荒。”因而,油价问题,不仅与定价机制有关,还与目前国内汽柴油供应商被几大公司所控制有关。
[1] [2]
责任编辑:无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