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推进绿色生态矿山建设

2011年09月29日 9:1 12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煤炭工业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现场会28日在冀中能源(000937)集团总部河北邢台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煤炭工业正处于一个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积极推进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工程,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保障国家能源稳定供应。
  “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煤炭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的理念已经形成了行业发展的共识,一批示范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王显政说:“冀中能源通过集成创新,把一批低碳生态矿山支撑技术嵌入生产过程中,创新了矿井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生态矿山运行机制,达到以最小的生态扰动获取资源,以最小的末端治理还原和再造矿区的生态环境,使矿山工程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引领了现代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
  实际上本次现场会之所以选在邢台召开,就是为了向煤炭工业企业推广冀中能源集团在当地的“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成果。
  在典型经验介绍会上,冀中能源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刘建功表示:“我们通过绿色生态综合技术的应用,每年可以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44万吨,消灭矸石180万吨,日处理污水16万立方米以上,年节电1865万千瓦时。用数字证明,煤矿不污染或低污染,照样能高效生产。”
  据他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冀中能源紧紧围绕“把生态矿山技术创新集成并嵌入生产过程中,使得矿山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就形成生态矿山运行机制,达到以最小的生态扰动获取资源,以最小的末端治理,还原和再造矿区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矿山工程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这一核心理念,针对传统煤矿生产普遍存在的高能耗、“三废”排放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攻关,为煤炭行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现代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实践者和引领者。
  其中,固体矸石充填、矸石膏体充填、矸石似膏体充填和超高水材料充填等充填技术的应用,已经安全回采优质建下煤炭资源230万吨,充填固体废弃物180万吨,以突出的经济效益被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彭建勋评价为“实现了防火、防水、防瓦斯、防矿压,保护了环境,延长了矿井寿命,是煤炭开采方式的一个创举”。
  利用矿井回风和矿井水同地面空气温差作为能源而实施的风源热泵和水源热泵技术,使生产煤炭的矿井不消耗煤炭,不建锅炉房,有效改善了地面环境,目前已拆除矿井锅炉房8座,每年可节约标煤20172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碳50289吨,减排“碳”13717吨。
  保水开采技术实施后,不仅减少了采矿活动对地下水系的影响和地下水的涌出,而且通过回灌系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仅排水一项,每年就可节省排水电量约2187.81万千瓦时,节省排水电费约170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21812.5吨,减排“碳”5950.8吨,实现了矿井地下水位“零”影响和矿井水的“零”排放。
  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使矿山走出了传统的单向直线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将上一级的废物变为下一级的原料,有效地避免了煤矿生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形成了“矿井只有煤炭产品输出,无废水、无废渣、无废气外排”的生产格局。
  据悉,未来冀中能源绿色生态矿山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集团计划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到“十二五”末全面改造现有矿山,将具备条件的矿井全部建成绿色生态矿山,努力建成绿色开采、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