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助推高性能钢铁发展
2011年09月28日 9:30 1276次浏览 来源: 科学时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十二五”期间大规模资金的注入不仅会在市场氛围上形成极大的利好,也会对钢铁行业产生非常实际的效应。
近日,《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起草完成,“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预计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其中,高性能钢铁是获得重点支持的六类新材料之一。国家将通过税收减免、补贴、重大项目支持等形式支持企业的研发、研究成果产业化和发展相关配套设施,资金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保守估计达数千亿元。
上述新政的出台无疑将带来钢铁产业的变化。采访过程中,有多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受新政策出台的影响,高性能钢铁等高端产品市场将获得较大收益。
新资金注入新血液
据了解,目前我国钢铁市场一直处于高成本、低库存的运行状态,钢铁行业面临能源和原料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行业利润被极度压缩。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告诉记者,铁矿石和海运费的上涨给整个行业的赢利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相关数据表明,仅今年9月第一周,青岛港铁矿石现货价格就上涨了0.8%,唐山铁矿石的价格则上涨了0.7%。
与此同时,海运费继续大幅上行。8月初以来,巴西和大洋洲到中国的铁矿石海运价格已分别上涨36%~40%,巴西到中国的海运价格9月已达到每吨27.18 美元。
相反,钢材市场需求仍然较为疲软,库存量超过1400万吨,月同比增长超过20%。
“外部及内部环境已经不足以支撑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苑志斌说,“国家通过各种形式注入的新资金则有望为钢铁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帮助其迎来市场的新突破。”
东兴证券行业分析师孙继青则认为,新资金的注入在体现政策引导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短时间内,高性能钢铁市场不会发生大规模爆发。
“注入资金体量还不足以支撑整个行业的后续发展。”孙继青说,“一般说来,大型钢铁公司仅月营业额往往就超过千亿。”
同时,螺纹钢、热轧带钢、热轧硅钢等低端钢材在建筑业强势发展的情况下还无法被替代。今年,全国保障房已开工建设868万套,这无疑将进一步带动建材的需求。
告别“微利”时代
近年来,传统钢铁行业遭遇“瓶颈”。尽管我国普通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但大多属低端产品,赢利能力极低。
粗放型发展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粗钢总体产能过剩约1 亿吨,尤其是中低端产品,赢利能力大幅下滑,毛利率由2008 年之前的15%~20%下降至不足10%。例如,目前,螺纹钢加权利润为每吨85.1 元,环比下降超过50%,毛利率仅为1.72%。
“整个钢铁行业处于"微利"时代。”华讯投资行业分析员张祥总结说。
不仅如此,我国虽然是世界钢铁生产大国,但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相对滞后,如高压锅炉管、核电用管、特种钢材等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包括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在内的世界发达国家高性能钢铁的产量占到了全球产量的70%。
张祥认为,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建设期接近尾声的背景下,普通钢材的需求将会放缓,汽车、机械、电力、石油等行业的发展将会拉动高端钢材需求快速增长。因此,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崛起正是钢铁行业调整的良好契机,不断加大高附加值品种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才是大势所趋。
而“十二五”期间大规模资金的注入不仅会在市场氛围上形成极大的利好,也会对钢铁行业产生非常实际的效应。
正因为如此,国内优秀的特钢公司受到了券商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特钢生产比例仅为5%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15%~20%的水平,加之核级用钢基本被国外企业寡头垄断,因此,诸多分析认为,特钢板块是行业未来的希望。
然而,孙继青则表示出对高性能钢铁技术产业化的担忧。他说:“许多高性能钢铁的一些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层面,科研成果还没有推进到产业化的程度。”他指出,产业化进程将决定高性能钢铁市场未来前景。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