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将于14日发布27个境外矿权信息

帮助企业防御风险

2011年09月06日 9:10 433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众所周知,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是一个高投资、高回报的领域,但境外找矿、开矿风险也是非常大。如何避免这些风险呢?截至今年7月底,湖南省出境企业共有508家,其中有73家是从事境外矿产资源领域。而在2005年以前,湖南省仅有39家境外企业。9月14日,湖南省商务厅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将在长沙联合举办2011年湖南省境外矿产资源项目对接会,帮助湖南企业“走出去”防御风险。

  境外找矿投资所占比重最大
  “当前,湖南已步入新型工业化阶段,随着建设‘四化两型’进程的不断加速,对资源的需求也进入高峰期,而湖南现有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却远远不足。”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邓立佳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湖南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很高,境外资源勘探开发步伐也不断加快,在项目规模、投资方式及投资收益上均有较大进展,但是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是一个高风险、高投资、高回报的领域,因此许多企业都在尝试着“走出去”找矿、开矿,但要取得成功非常不容易。
  今年3月份起,湖南省商务厅先后到华菱集团、湖南有色集团、省有色地勘局等省内一批资源需求企业、资源开发企业和地勘单位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湖南矿产资源供需的基本状况,企业境外资源勘探与开发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调研过程中,许多企业反映了一些共同的问题:境外找矿、开矿风险大;对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了解、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不了解、缺乏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等等。
  邓立佳表示,举办此次对接会的目的是在矿产资源类企业“走出去”的初期阶段宣传政策,做好服务,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有效帮助企业防御风险;为省内各地勘单位、开发企业和用矿企业间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希望通过每年召开对接会,形成一种湖南企业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合作机制,在机制下,找矿、开矿、开发和用矿企业能加强合作,共同解决湖南省经济发展资源紧缺的问题。
  截至今年7月底,湖南在商务部门办理了核准和备案手续的境外企业一共有508家,累计合同投资额84.5亿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37.6亿美元。其中,有73家是从事境外矿产资源领域,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合同投资额和中方合同投资额累计分别达60.58和14.88亿美元,占到了全省总额的71.8%和39.1%,涉及的矿产有铁、铅、锌、铜、钴、铝、镍、铬、煤、锰、金、银、钨、锡、钼、钾、锑等20余种。境外矿产资源领域是目前湖南企业对外投资整体规模最大的领域,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邓立佳表示,境外矿产类项目风险高、投资大、周期长,目前湖南在境外进行资源开发的除了少数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外,大部分是资金实力较弱、融资困难的民营企业和地勘单位,制约着湖南境外资源开发的进程。“湖南举办这次对接会,就是要把这些在境外获得了矿权,但是又无力独自承担风险和经营成本的企业与有实力的企业联合起来,让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建立起合作关系,使双方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同时也为湖南的资源需求提供保障。”

  将发布27个境外矿权信息
  在本次对接会上,不仅有国家部委的官员介绍国家对境外资源开发的政策,专家讲解地区、国别情况,金融机构介绍金融产品和服务,还有矿产合作项目信息发布以及现场对接。为做好项目信息的发布,湖南省商务厅在1个多月前就向广大地勘单位和企业收集了境外矿权信息和需求信息,本次会议上将发布27个境外矿权信息和30个需求信息。
  此次参会企业报名积极,涉及领域广泛。会议通知发出刚刚一周,就接到了多家企业和单位的报名回执。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和单位的200多人报名,涉及投资、机电和矿产等领域。
  此次会议的演讲嘉宾中,不仅有国家商务部的官员,还专门邀请了中亚、非洲、加拿大矿产资源方面的专家。这几位专家,有的曾在我国驻外使领馆担任多年的经商参赞,有的长期从事对非洲的投资合作工作,有的在帮助中国企业实施海外投资方面具有精深的经验。
  邓立佳透露,目前,商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税务、金融等部门和机构都对企业进行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有一定的财政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如国家专门设立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对于境外资源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补助,还设立了境外资源风险勘探资金,对勘探项目根据阶段给予一定补贴,湖南对境外资源回运项目也有一定的补贴。

责任编辑:lee、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