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增祺

2011年09月05日 17:28 507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专家

  赵增祺,男,满族,1955年生,现任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4年6月毕业于钢铁研究总院,获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特种功能材料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稀土》杂志主编,《稀土信息》杂志主编,《稀土市场》杂志主编,《金属功能材料》杂志编委会委员,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内蒙古科技大学两校的兼职教授。2005年12月被增列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共指导硕士生9人,已毕业6人。
  赵增祺曾长期从事稀土科研的研究工作及科研的管理工作,曾负责多项国家的重大、重点项目,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多项课题获得了国家、内蒙古、包头市科技奖,为稀土院的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赵增祺是稀土院最早从事磁致伸缩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员,多年来他先后设计和完成了磁致伸缩材料生产制备的核心装置,定向生长装置。在他的主持下,稀土院组建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生产线,磁致伸缩材料生产制备技术成功地在常州、台州及兰州转让并建成规模生产示范线,所生产的材料在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以及军事领域得到了应用。目前在赵增祺的带领下,包头稀土研究院正在研究磁致伸缩材料颗粒合成新工艺,以便拓展材料的应用范围。‘
  赵增祺除了在磁致伸缩领域颇有建树外,先后研究了非晶材料、储氢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稀土催化剂材料等多种稀土功能材料。他是国内最早研究镍锰镓磁性记忆合金的科技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赵增祺承担了2001年包头市重大科技发展项目“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具体研究镍锰镓磁性记忆合金,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验收。赵增祺同时承担的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镍锰镓材料磁感生应变行为及稀土元素的作用”已于2004年完成。目前他正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稀土改善镍锰镓磁性记忆合金性能的机理研究”。
  赵增祺不仅在民用功能材料研究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还十分重视军工产品的科研和生产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稀土院通过了保密和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为今后承担军工项目和提供军用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赵增祺也先后承担了国防科工委项目“非晶丝润滑油磁性过滤器的研制”等课题,在非晶材料领域提出了大块非晶材料的研究方向,并于2002年将大块非晶材料应用于坦克战车。他承担的“新型装甲车辆用铁基块体非晶转速传感器材料”项目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6篇,其中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8篇,获奖成果共3项,其中省部级2项。目前承担项目共4项,均为国家级科研项目。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